2017年01月26日 中国青年报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节日,很多在外的人无论多远都要想方设法回到家中,但也有人出门旅游或坚持工作。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2017年春节,受访者首选回家和亲人团聚(66.9%),其他依次是出去旅游(11.1%)、坚守工作岗位(10.8%)和留在学校(9.7%)等。
受访者中,00后占0.4%,90后占20.6%,80后占52.0%,70后占20.4%,60后占5.0%。男性占51.4%,女性占48.6%。
2016年,王一丰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半年的时间攒了一些钱,他决定带着父母去三亚过年。“一方面,父母以前很少外出旅游,我想带他们出去看看。另一方面,南方冬天比较暖和,会是另一种体验”。前段时间,王一丰把一家人去三亚的机票、酒店都订好了。
春节年夜饭怎么吃?调查显示,74.9%的受访者和家人一起在家做年夜饭,14.5%的受访者会去饭店吃年夜饭,7.2%的受访者表示除夕夜自己一个人随便吃,还有2.8%的受访者会和同事或同学一起吃。
在北京餐饮行业工作的徐玲(化名)这个春节无法回家。“除夕夜是餐饮业一年中比较忙的时候,会有顾客来我们饭店吃年夜饭”。为了在春节期间挣得较高的收入,徐玲无奈地舍弃了和家人除夕团聚的机会,“我相信家人会理解的,忙过这阵子再回家”。
调查中,受访者首选的度过除夕夜的方式是看春晚(64.2%),其次是和家人聊天(51.7%),其他方式还包括:放鞭炮(30.9%)、打麻将或玩牌(26.4%)、早早睡觉(19.5%)、祈福烧香(16.5%)、工作或学习(15.5%)和在室外活动(13.4%)等。
调查中,74.2%的受访者春节会贴春联,13.8%的受访者不会贴,还有12.0%的受访者表示不一定。
“每年春节我都会和长辈一起贴春联。”家在河北的韩瑞表示,贴春联是每年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在这件事上,韩瑞还闹出过“笑话”,“有一次独自一人贴春联,把上下联给贴反了”。
过去,上门拜年是不少人选择的拜年方式,如今,大家会采用哪种拜年方式呢?调查显示,微信拜年(70.2%)成为受访者的首选,其次是短信拜年(47.1%),其他还有电话拜年(42.5%)、上门拜年(38.0%)和QQ拜年(24.7%)等。
王一丰小的时候,每到春节,就会和父母一起到亲戚邻居家拜年,但最近几年,王一丰明显感受到过年时拜年方式的变化,他的家人建了一个家庭群,足足有20多人,“去年春节,长辈们就在群里发红包,很热闹。与之相对应的,我就很少发短信或打电话拜年了,关系好的会直接给对方发个红包”。
调查显示,69.7%的受访者认为年味儿越来越淡,11.0%的受访者则认为年味儿越来越浓,17.2%的受访者觉得年味儿没什么变化。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