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7 东方网
(原标题:申城大专求职信心胜本科硕士 主要集中在制造业)
据《劳动报》报道,大专、本科、硕士,谁更有信心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答案,或许让人有些意外。根据昨日公布的“2016年度上海市居民求职信心调查报告”,申城大专学历的求职信心指数力压本科及硕士。专家指出,摆正心态、脚踏实地,抛弃对就业岗位不切实际的幻想,才能早日顺利实现就业。
逾四成对找工作乐观
调查显示,2016年度上海市居民求职信心指数为133.2,总体处于“信心较强”区间。对于寻找合适的工作持乐观态度的市民约占43.3%,其中“非常有信心”的占13.3%,“比较有信心”的占30.0%;对于寻找工作“非常没有信心”或“比较没有信心”的市民约占18.2%。专家分析指出,近年来随着本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促进就业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市民求职信心也不断增强,求职信心指数处于较高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在总体求职信心指数较高的情况下,仍有18.2%的市民缺乏求职信心,这表明政府部门虽然在促进就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一部分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的群体需要帮助,政府部门在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促进公平就业、提升就业服务方面仍有改善空间。
大专学历求职信心最强
从不同学历层次来看,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受访人群求职信心指数为122.7,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求职信心指数高达152.9。
从大学生群体的求职信心指数来看,学历越高,求职信心指数反而越低;其中,大专学历的求职信心指数为157.3,本科学历的求职信心指数为149.8,研究生学历的求职信心指数为149.1。
专家分析指出,大专学历的求职者,意向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制造、传统服务等行业,只要有相对合理的工作报酬,就愿意与用工单位达成就业协议。本科以上学历的大学生,意向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金融、IT、教育、卫生、管理等行业,对于就业的期望值往往相对比较高,除了考虑薪资以外,一般还会考虑就业环境、专业对口、发展前景甚至离家远近等因素,在求职过程中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比较多。
专家认为,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摆正心态、脚踏实地,对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形成全面、准确的认识,抛弃对就业岗位不切实际的幻想,才能早日顺利实现就业。
技能人才求职底气足
统计数据显示,没有任何职业技能的求职者信心指数为129.4,有职业技能证书的求职信心指数为156.9。
从职业技能对求职信心的影响来看,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等级越高,求职信心指数也越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调查样本中的56位高级技师均处于就业状态,过去半年均没有求职经历,未来半年也没有求职意愿,高级技师的就业稳定程度及抢手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