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广东:超九成女性因二孩就业受阻 过半辞职回家带娃

广东:超九成女性因二孩就业受阻 过半辞职回家带娃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7-02-20    浏览次数:

2017-02-20                    大洋网


二孩对女性就业的影响正成为事实。5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是带娃的主力,辞职回家带娃。仅有6.8%的妈妈表示自己的职业前景因为二孩变好,93.2%的妈妈选择职业前景不变或变差。

 


“二孩时代”难容老二?不接受的老大仅1.4%


二孩到来几多愁?2月19日,一份近万个家庭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六成“二孩”家庭表示,二孩到来,家庭幸福感显著提升。近七成的受访者表示,不后悔要二孩。调查还显示,二孩的到来,促进了父亲参与育儿,有近五成的二孩父亲比第一胎时参与育儿的时间更多。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获悉,《二孩幸福指数调查报告》由微信公众号“我要生二胎”、母乳爱志愿服务队、妈妈网、广东新闻广播联合发布,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广州市妇联为本次调查提供专业指导,通过新媒体渠道征集了近万份问卷,其中二孩家庭占59%,在受访的二孩家庭中,一半的二孩年龄在0~1岁之间,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出生的首批二孩。


二孩对家长的压力主要集中在“上有四老下有二小”的夹心家庭,尤其是“双独二孩”家庭。职业发展上,妈妈受到最大影响,尽管有七成的妈妈认为生育二孩让自己更自信,但只有7%的妈妈自认职业前景更好。


文/图表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


看待二孩,


爸妈不如孩子想得开


“小二”的到来令老大心伤?媒体上报道的兄弟俩、姐妹俩水火不容的案例,常令一些对“追二”犹豫不决的家庭感到担忧。调查则显示,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只是极端个案,二孩家庭反映老大对弟弟妹妹的接受度相当高。


调查显示,完全接受老二的比例达到了44.05%,而基本接受与比较接受达到了54.54%,完全不接受的仅仅只有1.41%。而在老二到来后,57%的老大表现出的行为变化并不显著,仅仅是需要大人的关注和爱。 


“在迎接二孩时,相对于老大,其实家长的准备更不足。”朱昱子表示,调查显示,二孩到来后,最容易击中家长尤其是母亲的情绪之一是“愧疚”。同时,在两个孩子的平衡上,54%的家长最看重的是陪伴时间的均衡,希望尽可能花费同样的时间去陪伴两个孩子,但要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太不容易!所以在二孩到来后,时间不够、分身乏术是导致妈妈精神压力大的重要原因。 


在养育两个孩子时, 31%的父母害怕“一个伤着另一个”,既想俩娃相亲相爱,又害怕意外受伤。在引导两个孩子相处上,尽管有77%的父母认同“兄友弟恭”,但也有37%的父母将“兄友弟恭”错误地理解为“兄有弟公”。现代家庭教育观念认为,“兄有弟公”中包含的强制分享、绝对平等观念,可能会对手足关系形成致命的伤害,但许多二孩家庭仍旧奉行此道。


后悔要二孩的家庭


仅3.9%


二孩到来后,家庭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受访者表示首要压力是养孩子带来的精神焦虑、经济压力。有趣的是,尽管自认“压力山大”,54%的家庭并不后悔要二孩,后悔要二孩的受访者仅仅只占3.9%。同时,有63%的人表示,二孩令家庭的幸福感显著增加。


调查显示,幸福感的来源主要是三点:首要的原因是手足陪伴,其次是亲子的共同成长,再次是有了理想的性别组合。 78.9%的人表示,看到两个孩子相互陪伴,令人很高兴。58.3%的受访者表示,孩子与父母的共同成长,圆满了自己的人生。还有人表示实现了“理想的性别组合”,感到幸福。


“舆论往往渲染带二孩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但调查显示,随着二孩年龄从0岁上升到3岁,感到愧疚于老大的家长比例,从44%下降到24%,睡眠问题也日趋好转。”本次调查执行人、二孩妈妈朱昱子分析,二孩的“鸭梨”与幸福是此消彼长的,当两个孩子开始相互陪伴的时候,二孩就不是一种负担,更是一种幸福。


数据还显示,在二孩到来后,有47%的爸爸更多参与育儿。尽管二孩到来给夫妻生活带来了困扰,比如58%的受访者都表示夫妻“那点事”更少了,但61%的受访家庭还是表示,二孩到来后,夫妻关系没有变化。调查显示,爸爸参与育儿工作,是二孩家庭幸福的充分因素。


超八成人认为:生两个最理想


新的科学养育观仍然模糊


第一,在养育两个孩子上,父母“还没找到感觉”,尤其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因缺乏多子女养育观的传承和“熏陶”,难免顾此失彼。在引导两个孩子相处上,家长们承继了独生子女时代“少生贵养”的养育理念,也不大接受传统的多子女养育观。儒家在手足伦常中强调的“长幼有序”,仅有7%的受访者表示认同;87%的受访者对儒家经典中的泰伯采药、世恩待弟等手足伦常故事,表示一头雾水。这都说明在新的多子女家庭形成之时,传统价值观对其影响极有限,但新的科学养育观却还非常模糊。


上有四老下有两小


第二,72%的家庭在养育二孩的同时,面临着养老的压力。自认为没有养老压力的家庭只占15%。朱昱子认为,“上有四老下有两小”的夹心层压力,正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迅速到来以及全面二孩的政策落地,变为大多数家庭尤其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的囧境。她呼吁个人所得税制度尽快改革,考虑家庭抚养负担,改按人头征税为以家庭为单位来征税,让位居中间层的父母生得起二孩、也供得起老人,才能让更多人践行“全面二孩”政策。


二孩对女性就业造成影响


第三,二孩对女性就业的影响正成为事实。5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是带娃的主力,辞职回家带娃。仅有6.8%的妈妈表示自己的职业前景因为二孩变好,93.2%的妈妈选择职业前景不变或变差。


理想家庭规模仍为“两个孩子”


第四,理想家庭规模仍为“两个孩子”。在生育二孩的人群中,72%的受访人士表示,不会生三胎;表示可能或者明确会生三孩的人士,仅占28%。而无论是否生育二孩,都有超八成人认为:理想的孩子数量是两个。


专家点评


“痛并快乐” 需政策护航


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教授认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已经一年,变化相当明显。去年“2.22”全国二孩家庭日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二孩家庭最多提及的关键词是“累、烦、忙”,而二孩带来的幸福感被家长们放在较后位置。今年的数据则有明显变化,认为二孩带来幸福的家庭明显增加,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家庭明确表示更加幸福了。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说明人们从在“围城”外徘徊的焦虑,到进入围城内有了“痛并快乐着”的真实体验。


不过,随着全面二孩时代的到来,我们也不能回避诸多现实问题。代际之间育儿观念的矛盾冲突更为突出。此外,二孩家庭面临着职场、家庭难以兼顾的实际困难。和父亲相比,二孩母亲在职场发展方面面临更大压力。因此,实施“全面二孩”政策需要更全面系统的社会配套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目前已有些设计,但尚未很好到位。


董玉整呼吁,拥抱全面二孩时代,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事,也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的一起努力。例如建设更多的母婴室,方便母婴出行。广州市在全国率先发布母婴室建设的三年计划,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鼓励和规范建设托幼机构,方便父母上班。要进一步维护妇女儿童的权益和利益。要善用经济杠杆,例如探索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从按个人征收调整为按家庭征收,对雇用生育期妇女的企业给予适当的减税优惠等,有限缓解妇女生育带来的多方压力,包括社会对女性就业的显性和隐形的歧视等。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