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0 中国青年报
现在很多大学生的生活忙忙碌碌,忙着聚会,忙着参加社团活动,忙着上课,忙着赶作业……可是一天过去,很多同学并没有满足感,反而觉得都是瞎忙活。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名高校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78.4%的高校学生有过瞎忙活的感觉,65.0%的高校学生归因于做事很努力却没有收到相应效果,63.2%的高校学生建议做事之前做好计划。
受访者中,男生占48.9%,女生占51.1%。大学一、二年级的占11.7%,大学三、四年级的占55.3%,硕士生占27.6%,博士生占2.5%。
78.4%高校学生有过瞎忙活的感觉
调查中,78.4%的高校学生有过瞎忙活的感觉,13.4%的高校学生没有过,8.2%的人表示不好说。
中国人民大学无机化学专业研究生任琳琳(化名),自从进入研究生阶段,就一直有这种感觉,“我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连逛街和玩耍的时间都没有,可又觉得自己没什么收获”。
“每天忙着上课,忙着写论文,忙着做作业,可效率并不高,写论文时,很多东西都不懂。”北京某985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张雪有瞎忙活的感觉已经很久了。“我有一次要写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论文,泡在图书馆里整整一天,查阅了无数资料和文献,还是没有头绪,不知道怎么确定抽样方法,感觉很受挫”。
大学生做哪些事情会有“瞎忙活”的感觉?调查中,参加社团活动(54.4%)、实习(41.1%)和学习(39.8%)排在前三位。其他还有:兼职(31.4%)、谈恋爱(21.5%)、打游戏(34.1%)、追剧(29.7%)和做项目(13.0%)等。
51.2%的高校学生表示产生瞎忙活之感的频率高,37.1%的学生表示一般,8.9%的学生很少有,1.3%的人没有。
63.2%高校学生建议做事之前做好计划
对于瞎忙活,65.9%的高校学生认为是没有找准自己的方向,36.5%的高校学生表示大学阶段就应多做些尝试。
“我的专业是无机化学,还要学好多关于生物和有机化学的知识,很多内容还是纯英文的,读起来特别费劲,有时候一下午连一篇文献都看不完。”任琳琳说。
之所以产生瞎忙活之感,65.0%的大学生归因于做事很努力却没有收到相应效果,57.5%的大学生表示是做事效率不高,花费太多时间,40.1%的大学生指出忙活的事情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38.5%的大学生归因为做事没有规划,贪多而不坚持,22.9%的大学生表示做的事情本身就没有意义。
张雪归因于自己是跨专业的学生,很多知识还不懂,学起来总感觉很吃力,别人去聚餐、游玩,自己就得泡在图书馆写作业。
任琳琳本科学校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对自己的要求没那么高。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身边的同学都很优秀、很上进,就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想要拼命学习赶上他们,又不知道具体从哪方面提升,只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任琳琳希望学校能够让学生按照兴趣选择上课类别和实验,而不是什么内容都学,占用了大把时间,还收不到很好的效果。“我们已经到研究生阶段了,应该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知识储备选择感兴趣的方向”。
张雪说,自己性格有些内向,遇到不会的问题很少问别人,最近也在尝试和班里的同学沟通,希望改善这种状况。
要改变瞎忙活现象,63.2%的高校学生建议做事之前做好计划,59.2%的学生建议做事情讲究方法,不拼蛮力,44.8%的学生建议多做一些真正感兴趣的事情,41.3%的学生表示要注重效率,23.2%的学生认为应劳逸结合,该放松时就放松。
编辑: 安红丽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