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永安期货:总经理施建军辞职 称与资管风波无关

永安期货:总经理施建军辞职 称与资管风波无关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7-03-15    浏览次数:

2017-03-15                国际金融报


  3月14日,永安期货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2017年3月13日收到董事、副董事长、总经理施建军先生递交的辞职报告,因施建军先生工作变动,申请辞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同时不再担任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3月14日下午记者致电施建军并获得本人回复。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现在年过半百,可以退啦,现在是70后、80后、90后的天下。” 对于此前永安期货资管风波和他被“强制解除职务”的传言,施建军也对有关媒体表示,传言不实,他的辞职也与资管风波无关。


  “这既在预料之中,又有点出乎预料,早在一年前,行业里就有流传施总离职的传闻。”一家期货公司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对于期货行业来说,永安期货的施建军绝对是行业的标杆人物。”

  辞任或与员工持股计划有关

  几年前,施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形容自己的事业。他说:“事业是一个男人生命的组成部分,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中国金融要发展,我们的使命(像马文胜—新湖期货董事长、罗旭峰—南华期货总经理还有我这样的人)就是为下一代打好基础,为70年代、80年代甚至90年代的人叫板世界金融市场做好铺垫。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于下一代都具有良好的借鉴性,我们要为下一代树立一个榜样。”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永安期货公告强调了,施建军持有公司股份0股,占公司股本的0.00%。

  一位接近永安期货的人士指出:“施建军离职或与永安期货员工股权激励改革有关,而在施建军离任前,股权激励改革一直未能推行。有国资背景的永安期货如何进行员工激励或许是发展上的一个坎。”

  永安期货2016年年报披露,2016年3月28日,永安期货召开2015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暂缓表决面向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发行方案。2016年8月24日,永安期货召开2016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终止员工持股计划相关股票发行的议案》。截至本报告期末,该员工持股计划已决议终止。

  此前披露的《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显示,员工持股计划面向包括永安期货的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核心岗位员工、其他关键岗位员工及公司认可的有特殊贡献的其他员工在内的符合条件员工,总人数不超过620人。员工持股计划设立后将委托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并全额认购由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设立的永安通鼎13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中的全部份额,永安通鼎13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主要投资对象为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定向增发的股票。

  目前永安期货还未确定下一任总经理人选,公告称,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尽快补选董事、选聘新任总经理,确保公司正常运作。

  下一步或去私募机构任职

  当《国际金融报》记者追问辞职后去向,施建军说:“先休息一段时间吧。”

  不过,《国际金融报》记者从多位期货界人士处获悉,施建军很有可能加入知名私募敦和资管。

  “永安期货与敦和资产关系莫逆。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庆均,业内称其为叶大户、中国的索罗斯,永安期货一直是叶大户的大本营,叶大户麾下五虎将不少就来自永安期货。”杭州一位期货私募基金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上述人士进一步指出:“敦和资管近年来投资范围扩宽,大宗商品、股票、股权、外汇、债券等均有涉及,且公司综合性发展明确,已不仅仅是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而永安期货在施建军的带领下挂牌新三板,并入选新三板创新层,并成为最赚钱的期货公司。永安期货旗下资管、风险管理、国际等一系列创新业务都发展不错。施总如果加入敦和资管,其综合性战略布局能力将帮助敦和更进一步发展。”

  永安期货2016年年报显示,2016年永安期货营收68亿元,同比增长56%;净利润为6.01亿元,同比增长32.12%。永安期货业绩报告显示,2016年公司营收中纪经业务手续费收入5.86亿元,占营收比重为7.67%;其他业务收入53.80亿元,占营收比重为79.08%。永安期货其他业务收入主要是全资子公司永安资本的现货贸易业务收入。报告期内公司以风险管理、财富管理为转型发展方向取得突破,公司风险管理业务加速聚焦产业链,子公司永安国富以投、研、现一体化的投资运作模式,成为公司重要利润来源。

  “再进一步,目前市场上有不少私募机构想要收购期货公司,如果敦和想要收购期货公司,也不是一件难事儿。”上述私募机构人士预计。

  相关链接:施建军:辞职与资管风波无关

  施建军:私募机构要对市场负责

  永安期货是做私募行业时间不长,也就3年左右的时间。作为一个中介机构,在服务过程当中,也有很多的体会。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共勉。

  私募机构,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路走来很不容易,特别是今年,对私募机构又有一次清理,从全国来讲,数量也很多。那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公司也服务过300—400家的私募机构。这里有几点:

  第一,私募机构要发展壮大,必须要对客户负责。现在出了很多规则,很重要的一条是如何对客户负责。证券的时间比较长一点,服务的体系好一点,这几年兴起的,在客户服务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如宣传上,不是那么实事求是,好的给你看,差的不给你看了,至少是不全面,有的甚至是误导,甚至是欺骗投资者。所以,证监会也强调,要实行投资者适当性制度。适当性制度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有的是表面合规,打一个钩,没有真正去了解客户。这个现象还是比较多的。

  另外一个,信息的披露。私募相对来讲,信息披露没有那么严格。但最后一家机构来讲,信息披露的程度、透明度也很重要。

  另外,我们强调产品的销售,但我们忽略了客户的共同培育。客户是要靠培育出来的。我看对冲基金的发展,在美国或在英国比较多一点,在香港,你跟一般的人讲“对冲基金”,他们也不是太清楚。它这个地方的投资者培育做得不好。那永安期货在杭州乃至全国都有网点,对期货客户的培育也花了很大的心血。在这个方面,私募客户的培育对于不同产品的承受的能力,要与客户来充分地沟通和培育。

  今天开这个大会,全国私募会议很多,一年几千场,但培育投资者的会相对还是比较少的。浙江有很多富人,但真正要认识私募机构的,特别是有对冲基金或是有衍生品的,那认识上面会有很大的差距。包括私募的纯证券的产品,包括相对产品的销售和认知,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想,私募机构在客户开发和客户服务上面要下很多的功夫,包括有的私募机构一年下来也不给投资者写封信,钱怎么亏也不告诉投资者。去年的股灾,今年的债券问题,投资者把钱交给你,你可能都不跟他说,策略随时变化,这个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

  所以,我想,对投资者负责是每一家私募机构的头等大事,包括平等地对待投资者。因为现在私募机构来的钱都不一样,有的是银行外的钱,有的是高净值客户自己销售的产品,有的是金融机构代销的,有的还有自有资金,这怎样公平地对待,也是很有问题的。像有的产品很稳定,收益很高,它就不卖,这里面如何善待投资者,共同培育我们的客户,是我们私募机构共同的责任。

  第二,对于市场的负责。去年,股票的大幅波动,包括今年的衍生品价格的大幅波动,这也是2008年以来,特别是衍生品是没有碰到过那么大的行情(的)。这里面有赢钱的,有亏钱的,中国证监会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控制这个市场。那这个市场怎么看?包括刘主席前两天讲“股票市场也有妖精,害人精”。其实,中国的市场是在不断的完善过程当中的,特别是衍生品市场也是这样,清理、整顿,我们经受了通货膨胀的考验,经受了通货紧缩的考验,经受了市场次序混乱的考验,经受了金融危机的考验,每一次大的,市场总算是保下来了。有时候衍生品只能关掉了,包括股指现在做10手,现在到20手,大家都觉得很开心了。

  市场,从监管部门来讲,中国这样一个投资者结构,这样一个环境,这样一个监管的队伍或素质,它对市场发展的监管有一个过程。市场的培育有一个过程,制度体系的完善也有一个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各种力量都交织在一起。那从私募机构,新兴的私募机构,我们要做一个理性的力量,是一个市场的建设者,健康的力量。我们也经历过市场的操纵,中介机构看得多了。像永安期货一直秉承着做市场的理性的力量、健康的力量、正义的力量,那些东西不要去参与,行情火爆了少做一点,钱是挣不完的。所以,爱护市场是很重要的。到头来,如果这个市场不行了,大家的机会也就没有了。所以,我觉得,对市场负责,也是私募机构的一个共同责任,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状况。这是第二个体会。

  第三,对自己负责。因为私募机构大部分的创始人都是投资经理出身,我自己做交易和公司做交易和为别人做交易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你从一个投资经理人要转变成为一个管理人,有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有面对监管的问题,有面对客户的问题,有面对员工的问题,所以,它完全是一个不同的事情。所以,一个企业要在这一个浪潮当中要长期地发展,我觉得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这里面,如何加强内部的管理,把人带富,还要把人带好,是很不容易的。这是我的体会。(节选自永安期货总经理施建军在2016年第五届中国对冲基金年会上的演讲)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