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7 券商中国
都说最赚钱的是金融业?薪酬最滋润的也是金融业?看看刚刚出炉的最新2016年金融行业工资情况,你却发现,变化挺大!
先来个小汇总,看看金融业的几家欢喜几家愁:
银行业在向数字化银行转型中,2016年降薪裁人消息不断;
证券行业则由于去年A股市场表现不佳,薪酬恐怕要同比下跌50%;
信托行业继续保持领跑姿态,其中,安信信托人均217万暂居薪酬冠军;
唯一保持稳定的还是保险,人均基数大,平均薪酬变化不明显。
证券:没了牛市,平均薪酬跌五成
2015年的大牛市,让证券从业人员赚得盘满钵满。根据A股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数据,2015年上市券商人均薪酬74.99万元。
2016年情况如何呢?从已经披露情况看,证券行业平均薪酬下滑明显。由于2016年A股市场表现不佳,券业薪酬也随之下降。
华创证券非银分析师洪锦屏在研究报告中预计,2016证券行业实现营收3000亿元左右,净利润约1100亿元,较2015年同期分别下降48%和55%。用一家上市券商董秘的话来说,2016年券商之间比的就是谁家下滑少,净利润下滑50%算是及格线。
证券行业净利润下滑如此明显,行业平均薪酬大幅减少也在情理之中。国泰君安证券的2016年年报显示,由于去年A股市场表现不佳,薪酬相比2015年的76.25万元下降明显,同比跌幅接近了40%,人均年薪为47.57万元,与公司净利润同比减少37%的幅度几乎持平。
这是否预示行业净利润同比跌幅和公司平均薪酬同比跌幅挂钩?如果成真,其他券商怕是也难逃此数。
2015年证券行业平均薪酬74.99万元,行业平均薪酬按照跌去50%计算,则2016年证券行业预计平均薪酬为37万元。
这里必须注意的是“薪酬被平均现象“,比如,太平洋高管的人均年薪为225.98万元,是普通员工的5倍。国泰君安高管的平均薪酬为149.33元,也是普通员工的3倍以上。
银行:降薪和人才流失的重灾区
银行业的净利润增速逐年走低,加上全行业向数字化银行转型,银行业降薪和人才流失的现象一直是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行业整体年终奖大幅萎缩,有银行降幅在30%左右,有的至今未下发。薪酬递延被越来越多的银行采用,甚至有银行年终奖递延比例高达60%。
银行业年报即将陆续披露。根据银行业2016年半年报的情况看,2016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中,有9家出现人均薪酬下滑的情况,7家实现增长。其中,四大行下滑明显,工商银行的人均薪酬跌至9.77万元,其余国有三大行(农行、中行、建行)上半年人均薪酬在10万元至12万元之间。
3月份将是上市银行年报的集中披露期,券商中国记者也将进一步跟进银行业的薪酬报道。
信托:手捧金碗,继续领跑
“金碗中的金碗”——信托行业,薪酬继续保持领跑姿态,而信托行业保持这一姿势已有多年。
从目前已披露的A股上市公司年报来看,信托行业的薪酬非常耀眼。安信信托力拔头筹,以人均217.27万的水平,位列冠军宝座。这一数据相比前一个年度的177.98万元,上升了22.1%。而从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来看,安信信托也是薪酬冠军。
2016的薪酬排行来看,陕国投人均薪酬暂列已经公布年报上市公司第二位。
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安信信托、万向信托及中航信托分别以30.30%、28.24%、25.03%列列前三。
在信托行业转型时期,行业内部分化在加剧,一方面表现为强者愈强,另一方面,一些行业中游信托公司也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机遇。
(2016净资产收益率(ROE)的排位前30名)
保险:保险行业薪酬最稳定
目前险企还没有公布年报,不过从过往的年报情况来看,保险行业的薪酬多在20万内。如2015年,中国平安的员工以19.73万元平均薪酬蝉联第一;新华保险16.24万元跃至第二,中国人寿以15.93万元列第三,中国太保为14.33万元。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