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屈臣氏:中国行政总裁罗敬仁辞职

屈臣氏:中国行政总裁罗敬仁辞职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7-03-22    浏览次数:

2017年03月22日                                北京商报 


  屈臣氏中国换帅 启动商品洗牌


  尽管有此前空降COO事件,业绩承压、寻求变革,屈臣氏中国区传出掌舵多年的一把手离任还是引起了业内震惊。有消息称,屈臣氏集团高层内部宣布,屈臣氏及百佳中国行政总裁罗敬仁因个人原因请辞,将于今年7月离任。与此同时,北京商报记者走访部分屈臣氏北京门店获悉,目前屈臣氏北京门店已接到总部关于调整商品的相关通知。随着罗敬仁时代结束,屈臣氏也或将告别高速增长的模式,开始练内功。


  罗敬仁时代结束


  3月21日有消息传出,屈臣氏集团高层内部宣布,罗敬仁因个人原因请辞,且已经进入离职交接阶段,将于今年7月离任。北京商报记者就上述信息在屈臣氏中国区相关工作人员处得到了证实,屈臣氏方面回复称,现任屈臣氏中国首席营运总监高宏达将于4月1日接任,并全面接管屈臣氏中国业务,将在未来数月与罗敬仁完成工作交接。据悉,高宏达于2016年被任命为屈臣氏中国首席营运总监。早前2005年加入屈臣氏集团,由2007年起分别于韩国、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担任领导职务,并在2016年担任屈臣氏中国首席营运总监。


  对于了解屈臣氏的人来说,罗敬仁一定是屈臣氏中国区如今规模的功臣,而其离任或也在意料当中。公开资料显示,罗敬仁初加入屈臣氏团队是在香港市场。随后屈臣氏集团战略调整,有意加大内地市场的开拓力度,罗敬仁于是进入内地拓展市场。在罗敬仁拓展内地市场的这几年,业内有个词是“罗敬仁速度”:2008年,屈臣氏在内地发展到400家; 2009年,屈臣氏在内地突破500家; 2011年,屈臣氏在内地跨入正式千店时代; 2014年,屈臣氏内地门店数突破2000家。


  从罗敬仁请辞、高宏达接任,倒溯屈臣氏中国区人事变动,事实上并不让人意外。早在去年,原本没有COO职位的屈臣氏中国区设COO职位,此前曾在韩国、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担任领导职务的高宏达担任这一职务。屈臣氏方面也坦言,罗敬仁、高宏达的交接是屈臣氏集团继任计划之内,从高宏达到任到宣布罗敬仁请辞,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


  否认变动因业绩


  据屈臣氏方面介绍,十年功臣,罗敬仁一手开拓了内地市场,将百家规模的屈臣氏带至3000家。仅仅一个“个人原因”不能平复不少业内人士关于罗敬仁请辞的疑惑。屈臣氏业绩、内部管理等都成为猜测的理由。


  公开资料显示,屈臣氏2015年同店销售下滑5.1%,今年上半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8.5%。与业绩表现同样糟糕的是,屈臣氏BA太缠人几乎是所有消费者都在吐槽的问题。此外,屈臣氏集合店的模式似乎在逐渐失去品牌效应叠加优势,屈臣氏也鲜少愿意跟风上架一些国内消费者青睐的当红品牌,有消费者坦言,对屈臣氏的依赖慢慢淡化的原因之一就是无法寻找到一些时下较热的品牌。UTA时尚管理集团中国区总裁杨大筠也坦言,并不意外屈臣氏中国区高层变动。“不仅仅是屈臣氏,零售行业尤其是个护美妆领域不少企业近些年市场表现都有所下滑,包括丝芙兰等近些年的业绩也不甚理想,增速在放缓。而从举措来看,各企业的调整也不一而是,包括管理层调整或具体业务的调整等各个方面。”


  对于罗敬仁的请辞和整体高层变动,屈臣氏方面否认了业绩压力和门店表现一说,强调是个人原因且集团和罗敬仁早已达成共识,早已开始计划交接,称当前屈臣氏中国区的业务仍是按照此前罗敬仁的战略部署推进,即将在4月达到3000家规模。


  此外,有消息称,屈臣氏在各地的门店已经开始有诸如品牌组合、店内陈列等方面的调整,北京商报记者在部分商圈的走访中了解到,北京地区已经有门店称接到了总部的相关调整通知,但目前尚未执行。对此屈臣氏方面则表示,这是零售经营当中正常的经营调整行为,不涉及区域发展层面的战略调整。


  既有优势难保


  尽管屈臣氏方面否认了高层变动与业绩和战略调整的关系,但屈臣氏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仍是业内的关注点。



  北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指出,屈臣氏早年在国内能够迅速铺开且拥有较多的消费群体,是与当时国内零售业尤其是个护美妆以及零食等产品的消费环境有关。相对于价格更高的百货渠道和品质相对大众的超市渠道,屈臣氏以集合店的模式提供了一种性价比相对较高的选择,现在,内地市场上诸多这种模式的竞争者,既有外来竞争者也有本土学习者,有一些甚至比屈臣氏做得好。其次,由于渠道差的存在,屈臣氏的自有品牌和日韩欧美的品牌以及一些特色小零食在当时的消费环境当中,既提供了新奇特的选择,也是在引领潮流,随着竞争者四起、电子商务尤其是跨境电商的发展,屈臣氏在产品优势上也逐渐被赶超。


  电子商务或将成为屈臣氏未来的关卡之一,在杨大筠看来,电子商务冲击零售业,正是屈臣氏当前困境的主原。从不少外资品牌在国内的表现来看,大部分外国决策者或者香港管理人员都相对低估内地电商发展程度及电商对实体的影响,如果屈臣氏的高层在这方面不能够很好地进行本土化决策,很难实现突围。也有业内人士坦言,屈臣氏管理人才在猎头市场价值很高,人才流失也或是屈臣氏近些年未能及时跟上市场节奏的部分原因。


  “目前的屈臣氏,消费者不见得愿意专程去,但顺便经过也会购买。”赖阳指出,“寻找有吸引力的产品或打造有吸引力的模式很重要,随着消费升级和选择增多,投其所好的难度也在增加。”不过,屈臣氏密集的线下门店无疑是O2O模式的优势,长期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度也是后续市场拓展的敲门砖。


  北京商报记者 吴文治 郭白玉 实习记者 陈韵哲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