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2日 新浪综合
创维再一次出现高管集体出走状态。这次是连在创维呆了17年,曾两次拯救创维于生死存亡之际的创维总裁杨东文都已离职,创维怎么了?
3月20日创维数字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近日分别收到董事长杨东文、董事刘小榕、监事会主席郭利民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董事长杨东文因个人原因,向公司董事会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职务,同时相应辞去公司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董事刘小榕因年龄原因,向公司董事会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同时相应辞去公司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监事会主席郭利民因年龄原因,向公司监事会申请辞去公司监事会主席、监事职务。
创维数字表示,杨东文未持有公司股份,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刘小榕未持有公司股份,辞职后刘小榕仍在公司任职;郭利民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目前其持有公司股票5,000股, 其承诺在辞职生效后六个月内不得转让其所持股票。
创维数码公关向《商学院》记者表示,执行董事刘棠枝将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以接替杨东文。“只是董事会的调整,并不涉及创维数字的业务管理。刘小榕将继续在数字公司任职。杨东文,郭利民此前并不在数字公司担任管理职务。因为数字公司是创维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所以在成立之初,集团董事会成员担任创维数字的董事或监事职务。”创维数码公关表示。
公告显示,根据相关规定, 郭利民辞去公司监事职务,将导致公司监事会成员低于法定最低人数,在补选的监事就任前,郭利民先生仍严格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履行监事职务。
创维面临高管流失危机
4月1日起,创维总裁杨东文将正式卸任,其总裁职务将由刘棠枝接任。3月9日,创维数码(00751)公告了这一重大人事变动,这也意味着,为创维累计服务17年的职业经理人杨东文,又再次离开创维。
据了解,杨东文曾两次拯救创维于生死存亡之际。2000年,创维骨干出走导致销售空壳;2005年,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入狱,在紧要关头,杨东文临危受命扛起创维重担。时至今日,杨东文的离职对于创维来说,无疑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创维营收426 亿港币,距离实现2020年营收达到1000 亿港币的目标还差一半多,反观海信、TCL、长虹营收都已过千亿。而在白电市场,创维又起步太晚,市场一直难以突破。在彩电业绩也处于下滑态势之机,
创维的发展道路并非坦途,2000年11月创维中国区域销售总经理陆强华携150多精英集体出走、2004年11月30日创始人黄宏生在香港被廉政公署带走,这些都给创维造成了重大危机。但创维仍是在张学斌、杨东文、刘棠枝这些骨干不离不弃的力撑下,平稳度过了危机。
2012年12月27日,创维数码董事会执行主席及公司执行董事张学斌离职。
创维于2014年成立深圳创维空调科技有限公司,在彩电利润日益微薄的情况下,康佳、创维等企业相继进军空调领域。为了发展空调业务,创维花重金从格力挖来了不少高管。肖友元也于2014年11月以创维空调事业部总裁的身份对外亮相,而在来创维之前他的身份是格力电器海外销售公司总经理。2016年11月,以创维空调事业部总裁肖友元为首的原格力系空调团队已集体从创维离职。业内人士看来,肖友元等格力团队离开更主要的原因或许在于格力与创维的企业文化不同,导致理念冲突。
以局外人眼光来看,创维号称是中国家电业的“黄埔军校”,为中国家电业培养出很多骨干精英。例如海尔的郑刚、小米的戴青松都是从创维走出来的,这样的人才没有留住也实在值得深思。创维的体量,在解决归属感的问题上,理应有更多的运筹能力和空间。
虽说职业经理人留去自由,但对于企业来说高管频繁出走值得深思。如果说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储备,那么人才的流失则不可避免是企业的硬伤。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壮大,就必须解决好职业经理人归宿这个问题,这或许就是摆在中式民企前的一道难题。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