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8日 CCTIME飞象网
近日京沪房价大幅度攀升,很多人感叹自己越来越买不起房子,租房成了人生的必选项,也成了很多人关心的话题。国内首家中高端人才招聘平台猎聘最近发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超八成职场人认为每月房租占工资的10%-20%时,内心最有安全感。
9月初,《职场人租房状况问卷调查》在猎聘同道App上发布,有近万职场人参与问卷填写。其中,44.62%的参与者表示当前自己每月房租占比为月工资的10%-20%; 34.77%的人房租占工资比重为20%-30%;13.75%的参与者房租占工资比重为30%-40%;5.01%的参与者房租占工资比重为40%-50%;房租占到月工资比重50%以上的人仅占整个参与者的1.84%。
房租占到工资比重多少才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人们的答案各不相同:83.62%的参与者认为房租占到月工资的10%-20%时,内心最有安全感;而14.77%的参与者认为,房租占工资比重为20%-30%时,才最有安全感;还有1.20%的参与者认为,房租占工资比重为30%-40%时,自己会最有安全感;仅有0.32%的人认为房租占工资的40%-50%时,自己最有安全感;0.09%的人认为房租占工资50%以上时,自己最有安全感。
由此可见,房租占工资比例越低,有安全感的人越多。猎聘职场顾问建议职场人将房租至少控制在自己月工资的三分之一以下,才有余力应付房租之外的开销,内心才会有更多安全感。
此次调查发现,“安全舒适,生活方便”“离上班地方近”“价格是否能承受”成了职场人租房时首先考虑的三大要素,选择这三个选项的人比例分别为34.13%、24.84%、22.54%。而租房时首先考虑“交通便利”的参与者占比为16.33%,首先考虑“同屋和房东好相处”的参与者占比为2.16%,所占的比例在所有参与者中为最小。
关于从租住地方到上班单位的行程,不少职场人偏爱将行程控制在半小时内,例如,34.41%的人距离单位步行时间在半小时内;33.72%的参与者在半小时车程内。此外,28.66%的人距离单位在1小时车程内,在2小时车程内的职场人仅占2.85%,2小时以上车程的人只有0.37%。
上班的时间和人们租住的地段有一定的关系。此次调查发现,租住在市中心和市区的职场人相对较多,而租住在郊区的职场人相对较少。例如,16.93%的参与者租住在市中心,47.01%的人租住在市区内,住在近郊区的人占到25.21%;而住在城乡结合部和远郊区的人最少,分别占到8.19%和2.67%。很显然,越是在市区或者靠近市中心,交通越发达,人们花在交通上的时间就越少,上班或者生活就越方便。
搬家是租房族很难避免的话题,此次调查显示,八成职场人搬家频率为1-3年一次,其中58.10%的人1-2年搬家一次;27.51%的人2-3年搬家一次。关于搬家的原因,39.19%的参与者表示是因为换工作,持这一原因的人所占比例最大;32.98%的参与者搬家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只有3.40%的人搬家是由于不喜欢房东或合租者,持这一理由的人比例最小。
猎聘职场顾问建议职场人租住最好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一是上班、生活方便,二是可以避免经常搬家的苦恼。
对于租住的房子,61.87%的人认为是自己的空间,即使暂时住也愿意用心打理。在参与者中,有50.09%的人表示对租住的房子有一些感情,偶尔还会回去看看;有8..08%的人表示对租住的房子有很深的感情,再租房或再买房会选择靠近曾租住的地方。
租房也是人生体验的重要部分,在此次调查中,32.01%的参与者表示他们通过租房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更加努力地工作;28.70%的人认为自己通过租房学会了应对生活琐事,安排自己的生活;27.37%的人学会了适应陌生地域的生活方式;11.91%学会了跟人相处,包容和合作。
办公室之外也是职场人学习、锻炼自己能力的重要场所,猎聘职场顾问表示,租房对个人生活能力的锻炼也非常有帮助,房子可以是租来的,但是人生经验是自己的,需要踏踏实实地积累。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