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08日 中国新闻社
原标题:调查显示六成中国民众不买商业保险 诚信缺失是硬伤
中新社上海6月7日电 (记者 李佳佳)中国金融领域智能搜索平台融360旗下的《维度》7日发布的调查显示,在中国,主动购买商业保险的人群比例极低,六成中国民众不愿意购买商业保险。
调查显示六成中国民众不买商业保险 诚信缺失是硬伤
银行、证券、保险,是中国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据2016年底的数据,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规模为232.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129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5.79万亿元,保险业总资产规模为15.1万亿元。即1个银行业的规模相当于40个证券业、15个保险业。
来自《维度》的调查发现,保险公司套路多、中国家庭收入低、对保险不了解成为阻碍中国民众购买商业保险的三大主因。
之所以排斥保险公司,多数人把矛头指向了保险公司的诚信问题。
调查显示,在购买商保过程中,13.6%受调查者因不清楚缴费方式造成保单失效;36.73%因不清楚保险条款造成理赔失败;44.22%被高收益吸引购买保险理财产品,但到期拿不到预期收益;34.01%受调查者在银行被误导购买商业保险;23.13%受调查者因保险业务员未告知犹豫期,导致错过退保时间。
上海市民李庆煌说,“保险合同玩的是文字游戏,对我来说就是‘天书’,你买的时候容易,但是后期理赔的时候难如登天。”
对此,融360理财分析师刘银平分析认为,保险公司员工误导或欺骗消费者购买一款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到处是“坑”的保险产品,归根结底并不是保险本身的错,而是保险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太低,个人逐利行为危害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因为过去数年来“骗保”的现象太普遍,损害了保险业在民众心中的形象。
调查还发现,女性购买商业保险的比例高于男性,36.09%受调查男性已购买商业保险,而女性受调查者购买商业保险的比例为46.36%。刘银平认为,这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大多数家庭由女性掌管经济大权,会优先为自己投保;二是女性工作的比例相对较低,很多没有社保,只能通过商保来寻求保障;三是女性的业余时间更为充裕,愿意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研究保险。
(责编:贾兴鹏、夏晓伦)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