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骅威文化:兜底增持 员工购买须锁仓1年

骅威文化:兜底增持 员工购买须锁仓1年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7-06-14    浏览次数:

2017-06-14                       新京报


(原标题:骅威文化兜底增持 员工购买须锁仓1年)

兜底式增持又出新玩法,6月11日晚间骅威文化称实控人承诺,若员工增持股票,将提供保底10%年收益。受该消息影响,6月12日,骅威文化股价开盘逼近涨停,截至收盘,股价上涨5.26%,收于每股10.20元。


近期,A股市场刮起了一波“增持”风,多家上市公司推出员工“买股”,老板“兜底”的增持承诺。据新京报记者统计,截至6月12日,已有19家公司承诺兜底增持。这一消息直接刺激了公司股价,其中,涨幅靠前的有安居宝、凯美特气。


对于骅威文化的兜底增持行为,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股权激励,违反了股权激励相关规定。


员工购买须持自有资金且“锁仓”1年


单是兜底增持可能不够“慷慨”,骅威文化还为员工推出了保底保收益、年化10%的“理财计划”。


6月11日,骅威文化公告显示,公司实控人承诺凡在6月12日至6月15日期间,公司员工使用自有资金买入骅威文化股票,且连续持有达到12个月的,如股票产生亏损,由实控人予以补偿,收益则归员工个人所有。


同时,骅威文化承诺如果员工买入股票在持有期(达到12个月)收益不足10%的,公司实控人会补足。


保底、保10%的年化收益,这项“福利”固然诱人,但也不是员工想买多少就买多少的。依据公司公告,普通员工只能购买价值10万元的股票,主管级人员可以购买20万、中层管理人员50万、子公司副总200万、董监高500万。


对于员工持有细则,骅威文化要求:员工需要使用自有资金,不能使用融资融券或者结构化、配资等形式,并且员工需连续持有12个月,持有期内不能发生减持行为。也就是说,员工购买上述“理财计划”必须“锁仓”1年。


上述兜底的资金来源于公司实控人自有资产,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郭祥彬以其自有资产承担本次增持倡议的收益保证责任。郭祥彬先生将在本次增持倡议损益核算工作完成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支付收益补偿。”


郭祥彬补充股份质押的“弹药”?


“无利不起早”,骅威文化为何给员工发这般“福利”?公司声称“基于对公司投资价值的判断和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鼓励员工增持。


公告发出后,公司股价立涨6%,截至收盘上涨5.26%。交易数据显示,6月12日开盘仅1分钟,成交量就超7万手,与之相比,5月份日均成交量仅在6万手。


股价回升不仅为被套股民带来好处,也给上市公司老总解决了麻烦。由于监管施压,三月份以来,A股中小创股票持续下跌,骅威文化也不例外。数据显示,3月份以来,公司股价下降了20%,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下跌了26%。


一位券商人士向记者解释:“目前股权质押的质押率,主板为5折到6折;小盘股或优质创业板股票3折到3.5折。”上述人士介绍,股权质押融资警戒线、平仓线,一般为质押交易价格的160%、140%,在实际操作中,券商会给出预警区间,一旦越过警戒线时,券商会要求公司股东在两日内追加质押股票,或者提前赎回质押股票。


从股价走势来看,骅威文化去年9月、11月的两笔质押接近平仓警戒线。去年11月骅威文化股价尚在每股13元附近,彼时,郭祥彬向国泰君安质押了4400万股;由此估算,上述股份质押警戒线约在8元附近(估算数据,相关数据未公开无法计算)。


此外,去年9月21日,郭祥彬向长城证券分两次质押了5760万股。彼时,股价约为每股14元,质押警戒线约在9元附近(估算数据,相关数据未公开无法计算)。


进入今年3月后,骅威文化的股价一路下跌,从3月初的12元下降至10元,值得注意的是,5月11日股价一度下降至每股9.30元,在当天交易最后40分钟,大单持续流入,才将股价“勉强”回拉至每股9.72元,以微跌0.82%收盘。


公告显示,截至6月12日,公司实控人郭祥彬持有公司股份2.31亿股,处于质押状态的股份累计2.08亿股,占其所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89.78%,占公司总股本的24.14%。这意味着,在质押股份接近警戒线的情况下,郭祥彬需补充股份质押的“弹药”。


对此,公司方面给出的回应称,“公司进行了风险排查,郭祥彬先生目前自身资信状况良好,具备资金偿还能力,目前暂未发现股份质押到期无法偿还资金的风险,暂未发现可能引发平仓或被强制平仓的风险。”


律师:保收益违反股权激励规定


骅威文化的行为是否合规?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称,“骅威文化激励员工购买本公司股票,并且为员工未来收益做出承诺,我们认为上述行为是一种变相的股权激励,只是采用公开承诺的形式,我们认为这违反了监管部门关于股权激励方面的规定。”律兜律师平台蔡律师持相同观点,同样认为骅威文化的行为涉嫌变相股权激励。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行政部门对于股权激励公布了多个文件,诸如《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税务部门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等等。王智斌认为:“该公司没有按照上述文件进行正规的股权激励,而是采用变相的股权激励方式,这违反了一系列规定。例如,股权激励如何审议,变相之后不需要经过董事会审议,也没有经过监事会、股东大会审议,临时停牌等流程。”


若上述情形被监管部门认定违规,员工10%的承诺收益是否还受保护?王智斌认为:“变相股权激励,上市公司需承担行政监管方面的法律责任,但在民事领域,员工相信实控人承诺,买入股权,发生损失后,员工可以向实控人提起诉讼,上述行为有可能获得法律支持。”


公告公布后,骅威文化股价大涨,那么该公司行为是否涉嫌操纵股价?王智斌律师认为,“操纵股价主要是指利用信息优势,员工增持股份数量不确定,上述说法我们不赞同。”


对于上述问题,新京报记者致电骅威文化董秘办,截至发稿时,未能接通。


公司公告在“风险提示”中“特别提示”:“公司董监高人员及证券事务代表如果增持公司股份,还需要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等相关规定。”


对于投资风险,公司称:“本次倡议仅代表郭祥彬先生的个人意见,非公司董事会决议,公司员工是否响应倡议增持公司股票属于其自主决定行为,其是否增持公司股票及增持数量均存在不确定性,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