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合肥:发布2017年重点单位人才需求目录

合肥:发布2017年重点单位人才需求目录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7-06-21    浏览次数:

2017-06-21                      合肥在线


  近日,《合肥市2017年度重点单位人才需求目录》正式对社会发布。本次《需求目录》由市人社局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管理中心牵头,各县(市)、区(开发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对全市610家重点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和外国高端人才引进需求情况开展调查,经过对调查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编制而成。(欲知《需求目录》详情请登录合肥人才网查询。)

  人才需求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人才需求总量上升,普通职位需求占比大。本次调查的610家企业需求总数为10029人,比去年增长31.4%。样本企业需求总数中,普通岗位(基层或一线普通岗位)需求占总需求的80.49%。二是首次将外国高端人才引进需求纳入调查范围。调查显示,各类用人单位对海外高端人才的学历要求较高,硕士以下仅占15.87%;所需专业集中在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化工、设计研发等领域;提供的薪资待遇普遍较高,税前年收入20万以上的达到82.5%。三是技能人才需求增长迅猛,客服及技术支持类需求缺口扩大。今年需求人数位列前五的岗位分别是技工(含普工)、电子电器、生产营运、销售和客服,其中技工(含普工)同比增长54.34%,需求量远高于其他岗位,而销售岗位排名则滑落至第四位,需求量大幅减少。由于我市部分新区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技术支持等,客服及技术支持类需求缺口扩大。四是薪资水平趋于稳定,待遇资源向核心人才倾斜。今年企业开出的月薪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2000-3000元的占15.68%,3000-4500元的占60.94%,最为集中,4500-6000元的占14.47%,2000元以下和6000元以上的仅占调查人数的8.91%。由于经验、学历、技能等各项就业能力均较高的核心人才占比较小,用人单位对于经验丰富或个人能力突出者求贤若渴,设有单独的报酬方案,同时不断辅以各种形式的人性化福利待遇来吸引各类人才。

  八大创新举措做好人才服务工作

  针对今年我市重点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合肥市人社局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多措并举搭建招工引才平台,创新开展人才服务工作。

  举措一:营造人才优先发展的良好环境。以引进集聚服务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以实施“安徽人才30条”和我市实施办法为总抓手,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发展。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才优先、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

  举措二: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加快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及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吸引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来肥从事博士后研究。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合肥技师学院筹备组建工作,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

  举措三: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完善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和科研人员双向流动制度。加快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妥善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需求,积极做好人才落户、签证等服务保障工作,促进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

  举措四:完善引才用才机制。出台加快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的实施意见,提升人才国际化水平。落实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实行“两证整合”。鼓励“互联网+引智”模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培育一批人才中介机构和猎头公司。支持我市四大开发区和有条件的企业赴海外招聘、建设海外人才工作站(联络站),完善契约化管理模式。做好“外专引智计划”服务工作。

  举措五:打造“互联网+人才”服务新平台。建设合肥市高层次人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建立资源共享、分级受理、在线审批、动态监管的工作机制,做好高层次人才“一站式”窗口的服务工作。全面升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信息系统,依托合肥人才网、合肥人力资源网,不断升级线上线下、手机等移动端的信息通讯技术。

  举措六:推进合肥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一是依托合肥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合肥市场”,拟开展国际人才招聘业务、外国专家代理业务、各类涉外培训服务等业务,并建立国际人才库,围绕安徽系统推进全面改革创新试验区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建设,提供国际人才交流服务。二是升级“中国·安徽人才市场大学生就业市场”,在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素质测评等服务的基础上,增设远程面试、线上智能匹配对接等服务功能,搭建专业化的供需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同时,通过建立“全国部分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巡回点,定期举办全国跨区域巡回招聘活动,打造“安徽一流”、“全国领先”的大学生就业专业市场。三是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进一步加快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形成集“多功能的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多元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基地、多渠道的人力资源创新基地”于一体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平台,有效推动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举措七:强化人才公共服务。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窗口设立高校毕业生“绿色服务通道”,优先为来肥就业的毕业生提供“一站式”服务。组织开展好“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专项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精准就业服务。精心组织“高校招聘直通车”、“流动招工大篷车”系列招聘活动,赴省内外高校招才纳贤,使企业与人才实现无缝对接。

  举措八:加强跨区域人才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这一契机,拓展“合肥人力资源协作圈”协作范围,组织重点企业参加省内外人才峰会,加强跨省人力资源交流与合作。加强与长三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兄弟城市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联合开展创新型人才招聘会和网络招聘会。

  □张海健周莉程佳

  编辑: 汪永祥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