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温州:2017上半年企业用工形势 工资增幅有限 普工缺口大

温州:2017上半年企业用工形势 工资增幅有限 普工缺口大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7-07-18    浏览次数:

2017-07-18                                      温州网 


  温州网讯 市人社局近日发布《温州市2017年上半年企业用工形势分析》透露,调查显示我市普工缺口占缺工总数的55.27%。

  该分析是市人社局近期选取市内各行业1000家企业样本(其中大型企业103家、中型企业165家、小微企业732家)和1000名就业或准就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他们在问卷调查和走访调研时,重点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缺工情况、工资待遇及就业者年龄结构、技能水平等情况,发现我市目前存在供求结构性矛盾大、劳动力资源增量少的现状。

  用工总数平衡 普工技工缺口较大

  此次调查显示,59.31%的企业员工总数较去年同期保持不变,员工减少企业仅占总数的18.32%。从员工类型看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普工需求旺盛,在岗普工占调查总员工数的67.83%,但仍然缺口较大,普工缺口占缺工总数的55.27%,一线工人不足,致使一些企业无法扩大生产规模或无力完成订单生产任务。二是技能人才缺乏,调查中所有企业的熟练、高级技工均处于供不应求,中级技工、高级及以上技工的需求率分别达到33.91%、17.56%,供给率分别为26.85%、13.37%,求人倍率为2.38、2.97,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第一代农民工返乡 00后进入求职市场

  我市就业群体处于新老交替时期,以50后、60后为代表的第一代农民工开始返乡退出劳动力市场,90后逐渐发展壮大,00后开始进入求职市场,80后、90后、00后的人数占比分别为61.23%、22.13%、5.71%,他们在个性特征、思想观念等与第一代农民工呈现出不同特点,出现频繁换工等情况,使我市劳动力供求关系日趋复杂。

  在调查者中,新生代农民工对工资性收入的关心度仍然占据榜首但比率有所降低,为28.11%,而后为发展前途、工作环境、业余生活、培训机会、社会保障、工作时间,这些新生代务工人员所关注的问题,分别占据19.06%、17.32%、12.06%、8.14%、7.42%、6.15%,内容更为多元,比率较以往增加。

  工资增幅有限 部分就业者不愿留温

  调查显示,我市员工平均工资为4587元/月,仅38.61%的企业工资同比增长,增长10%~20%之间的企业仅占8.91%。在调查者中,非我市户籍占81.92%,其中外省户籍占53.99%,该部分人群中有31.76%不愿长期在温州生活。

  外来劳动力回流 本地劳动力供给不足

  近年来中西部经济快速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和内地企业薪资竞争力不断提升,使得劳动力向中西部回流趋势加快,以温州和湖南株洲对比为例,2016年底,温州、株洲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为24572元、21321元,就业者无需来温打工就可得到相差无几的劳动报酬,温州对中西部劳动力的吸引力进一步减少。

  同时本地农村劳动力供给量也在减少。据温州统计局统计,2016年全市农村常住户数、农村常住人口数、农村劳动力资源数、农村从业人员分别为187.20万户、681.48万人、451万人、397.34万人,分别同比下降1.0%、0.9%、1.9%、2.4%,农村富余劳动力减少,对劳动力市场长期供给产生负面影响。

  企业重实用轻培养 员工素质得不到提升

  我市一些企业作为招工、用工主体,主体责任不强,内部管理缺乏科学化,存在“重实用、轻培养”现象,职工培训体系缺失,沿用第一代农民工的用工理念,与新生代员工契合度不高,导致员工素质和技能长期得不到提升。

  接受调查的农民工消费成本中饮食消费、住宿消费共占63.84%,生活消费成本、房价、习俗、子女入学问题成为外来务工者不愿留温的主因。

  加快市民化待遇 改善人力资源供给关系

  市人社局针对我市企业用工现状及原因,在这个调研报告中提出三个对策措施与建议:

  一是加快外来就业群体市民化待遇,为我市就业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提供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等保障,平等享受城市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努力营造良好创业就业环境,从而改善我市人力资源供给关系,提高就业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留温意愿。二是加快推进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理念在就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整合分散在我市各县、乡镇、社区(村)的创业就业资源和要素,建成“数据+应用+服务”平台,搭建面向人人、覆盖城乡的智慧型公共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实现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不同企业的智慧服务互联,营造全新的智慧就业服务模式。三是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步伐,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引导和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向多元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形成市场效应。

  来源:温州晚报

编辑:李思思责任编辑:黄作敏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