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18 第一财经
今年上半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创出近三年来的同比新高,全国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以下的较低水平。就业数据的这“一高一低”,表明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更加明显。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邢志宏在17日上午举行的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35万人,同比多增了18万人,完成了年度目标的66.8%。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走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经连续两个月保持在5%以下。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四个月低于5%。同时,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二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同比增加了364万人,增长2.1%。
邢志宏说,上半年国民经济稳中向好态势趋于明显,呈现增长平稳、就业向好、物价稳定、收入增加、结构优化的良好格局。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35万人,同比多增了18万人,是2014年以来的首次同比增加。第一财经记者查阅近年来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的数据发现,自从2014年上半年城镇新增达到737万人,同比增加12万之后,2015年,2016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数据都出现同比下降的趋势,其中,2015年为718万,2016年为717万。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就业景气指数也表明,上半年就业形势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进入二季度以来,受到企业用工需求增加,以及求职申请人数下降的影响,就业景气指数从一季度的1.91上升到2.26。这个数据越高,说明就业形势越好。
这份报告称,宏观经济指标的回升和新经济新业态的助力带动了企业用工需求额的增加。从求职者供给来看,由于进入跳槽淡季,以及高校大学生迎来毕业季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求职申请人数的下降。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变动,使得二季度就业景气指数有所上升。
就业形势的持续向好首先得益于经济增速平稳。邢志宏表示,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GDP同比增长6.9%,与一季度持平,经济增速连续八个季度保持在6.7%-6.9%的区间。
实体经济发展趋好对于就业来说是一大利好。邢志宏说, “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明显地促进了供求关系的改善。去年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结束了连续54个月的负增长,工业领域走出通缩以来,企业经营和预期明显地改善,工业生产形势比较稳定。
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双创”对于就业也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邢志宏介绍,今年以来,市场主体竞相成长,1-5月份全国新登记注册的企业同比增长了14.7%,日均新登记注册企业1.56万户。新主体和新技术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成长。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