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中国高校学生:超六成有创业意愿 二线城市是首选

中国高校学生:超六成有创业意愿 二线城市是首选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7-09-27    浏览次数:

2017-09-27                      央广网


   为探究我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情况,CCG于2016-2017年分别对国内100所高校及2797位学生开展了问卷调研。


   9月26日,CCG副主任兼秘书长苗绿在《2017中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调查报告》发布会上透露,调查结果显示,对创新创业表示有兴趣的高校学生超过60%,二线城市是高校学生意向创新创业的首选区域。


  超半数高校学生有创业意愿 工科生占比最高



   据CCG研究部人才研究组总监李庆介绍,对创新创业表示有兴趣的高校学生超过60%,其中工学、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人数比例位居前三。



   李庆告诉记者,工学、管理学和经济学高校学生更关注创新创业,一方面其专业特征与创新创业关联较大,比如工科偏实用性,技术的创新和孵化更专业,科研成果转化更高效,管理学和经济学为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该专业中创新创业的案例也相对较多,对相关专业学生的影响较其他专业更为广泛。


   而从选择创新创业的驱动因素看,近半数人(42.08%)认为创新创业能使个人获得不断地成长和发展,近三分之一(28.32%)的人认为创新创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经济收入因素虽然位居第三,但与个人成长和自我价值实现相比仍有差距,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更加注重自身的成长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是创新创业的本质所在。


   “高校学生接受新想法、新观念相对快速,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推进,以及大量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创新创业活动等大量的宣传,高校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了解情况相对较好。”李庆说,对于创新创业的了解程度方面,高校学生近八成表示了解;创业团队和个人能力被认为是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因素。


  二线城市是高校学生创新创业首选区域



   “面对一线城市人口持续增加、生活成本和商业成本居高不下、交通拥堵情况严重等大城市病,以及二线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的潜在优势,高校学生选择二线城市开展创新创业的比例逐渐增加并超过一线城市。”


   据李庆介绍,二线城市是高校学生意向创新创业的首选区域;高校学生更倾向于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开展创新创业;高科技行业是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意向行业(模式)。在创新创业区域选择方面,49.62%的高校学生选择二线城市为意向创新创业的首选区域,超过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高度发达的一线城市的比例(32.46%)。


   在各意向创新创业的行业(模式)中,最受高校学生欢迎的领域是高科技行业,占比达24.35%。


  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投入不够



   “在被问及高校是否有必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97.93%的学生表示有必要。”李庆告诉记者,当前,高校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了解的情况并不理想,仅三分之一的高校学生表示了解,40.67%的高校学生表示一般了解,表示不了解的比例达到25.61%。


   李庆介绍,现阶段高校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形式为高校及创业社团举办的各种创业活动,比例分别达到22.58%和17.15%,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以16.17%的比例排在第三位。



   “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不足和缺乏创新创业课程是当前阻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李庆指出,在阻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中,高校学生实际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人不多占比最大,为14.92%,其次为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和投入不足,占比12.86%,创新创业课程缺乏或无法满足需求以11.17%的比例排在第三。


  专家建议: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实现“全链条”培育和服务


   李庆表示,高校学生所处的时期是整个年龄段中生活压力相对较小、时间相对充裕、失败成本相对较低的阶段,因此高校学生也更愿意去尝试创新创业。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主体,高校学生最大的劣势在于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包括个人经验、创业资金和技术支持等,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各层面的关注与支持。


   对此,专家建议,政府层面,应进一步加强支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可设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从国家层面对高校学生投身创新创业予以认可和必要的支持,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予以相关税费的优惠和减免等。同时,引导高校合理整合社会资源,尤其是校友资源,通过创业基金、合作教育、合作基地等方式,形成持续的多元化投入体系,有效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发展。


   就地方政府层面而言,应从政策支持和资金配套两个部分着手为该区域内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如设立区域内的高校创新创业资金池,区域内具有良好发展潜质的学生创业项目优先在本区域进行产业化发展等。


   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应在重点省份酌情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二级学院,在全国开设推广创新创业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现有的课程体系之中,鼓励开展创新创业的学习体验,在学校里传播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创新创业精神。同时,可总结清华大学在设立创新创业基金等方面的探索,鼓励相关大学或国家级科技园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扶持项目。


   而在社会层面,需要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有更多的宽容与支持。进一步完善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辅助设施,包括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非盈利的社会组织等,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全链条的辅助与服务水平。


责任编辑:崔宁宁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