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4 都市时报
记者李瑞莹
日前,智联招聘发布了2017年秋季全国雇主需求和白领人才供给报告和昆明地区的专项报告,这可让不少白领感到“扎心”,可能又面临着拖后腿的状况。根据智联招聘在线数据显示,昆明地区2017年秋求职期的平均薪酬为7196元,在全国37个主要城市的薪酬水平中排名第十六位。而在供给报告中也显示,秋季昆明地区交通/运输的平均月薪最高为10116元,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信托/担保/拍卖/典当行业分列二、三位。
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行业竞争指数最高
据了解,此次智联招聘发布的秋季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对全国37个主要城市的职场竞争情况、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白领供求状况等情况进行调查,希望通过报告能够持续给公众提供职场和薪酬相关的资讯。
根据此次全国调查的情况来看,2017年第三季度全国职场竞争指数继续保持回落趋势,全国平均30.4人竞争一个岗位。但从不同城市的竞争指数来看,2017年秋季求职期北京的竞争指数依然稳居第一位,深圳的竞争指数依然排名第二位,沈阳的竞争指数超过成都、上海排名第三,但昆明竞争指数较低为17.1,排名第25位。
而从竞争的行业和职业情况来看,目前,昆明地区竞争指数排名前五位的行业中,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行业的竞争指数最高,其次是政府/公共事业/非盈利机构行业,医药/生物工程行业排在第三,物业管理/商业中心行业和物流/仓储行业的竞争指数位列第四和第五。据智联招聘专家分析,目前在昆明地区,虽然房地产限购政策不断,但房地产领域依然是用工大户,二三线城市热度未降,另一方面随着房地产自身发展升级,开发商涉及的业务更加多元,急需人才补充,就业竞争非常激烈。政府/公共事业/非盈利机构行业工作稳定,福利待遇优厚,大批求职者趋之若鹜,就业竞争也非常激烈。
全国竞争指数排行.png
此外,从职业竞争情况来看,昆明地区2017年秋季竞争最为激烈的职业是财务/审计/税务、化工和交通运输服务。此外,人力资源和行政/后勤/文秘的竞争也较为激烈。而从全国的情况来看,销售业务、行政/后勤/文秘、软件/互联网开发/系统集成等职位对人才的需求量最大,教育/培训的需求量有所上升。
昆明地区月薪4000以上受访者占7成
那么,在昆明哪些行业薪酬水平比较高?如果要跳槽,哪些职业是热门的选择呢?对此,通过智联招聘此次调查显示的昆明地区平均薪酬情况可见一斑。根据智联招聘2017年秋季在线数据显示,全国37个主要城市的平均薪酬为7599元,环比上升。
其中,昆明地区2017年秋求职期的平均薪酬为7196元,在全国37个主要城市的薪酬水平中排名第十六位。从薪酬的分布情况来看,昆明地区薪酬水平较高,平均月薪4000元至6000元的职位占职位总量的34.4%,8000元以上的占19.1%。从整体情况来看,月薪4000元以上的受调者达到7成以上。
而从高薪行业的情况来看,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高级管理人才最为吃香,薪酬水平也创新高达每月20019元,和从侧面反映了企业对管理型人才求贤若渴。此外,IT管理/项目协调排名也没有变化,薪酬为14127元,位列第二。法律/法务/合规以9252元的平均月薪跻身2017年第三季度的十大高薪职位行列。北京的平均薪酬水平以9900元每月依然保持第一名,上海、深圳、杭州的排名也没有变化。
从昆明地区的薪酬情况来看,目前,昆明地区交通/运输的平均月薪最高,为10116元;其次为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薪酬水平为8923元;再次是信托/担保/拍卖/典当行业,平均月薪为8879元。昆明地区平均薪资排名前十的行业,交通/运输的平均薪资水平和排名均有所上升,能源/矿产/采掘/冶炼进入薪酬前十的排行榜。信托/担保/拍卖/典当发展较快,相对夏季平均薪酬排名有所上升,位列第三。网络游戏、大型设备/机电设备/重工业和航空/航天研究与制造行业也进入了前十位的榜单中。
智联招聘专家建议,求职者在确立自己的求职目标时,薪酬虽然是重要考虑因素,但也要明确自己的职业专长,熟悉市场热度,关注行业发展前景,确定行业领域以便自己在选择就业时更加灵活机动。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