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浙江:高校毕业生升学率创新高 近六成选民企

浙江:高校毕业生升学率创新高 近六成选民企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8-01-17    浏览次数:

2018-01-16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1月1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马悦 通讯员 陈婧)记者从省教育评估院了解到,《2016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已正式出炉。调查对象为全省104所高校2016届27万多名大学毕业生以及近两万家聘用相关高校2016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


  报告显示,我省高校2016届毕业生离校时的就业率为80.02%,略低于2015届毕业生的离校就业率;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总体就业率上升为96.27%,与上一年相比有所回升。此外,我省高校2016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职业发展类型及比例为:受雇工作的占78.72%,自主创业的占4.49%,自由职业的占3.25%,升学深造的占8.39%。


  在比较2012至2016届5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后,记者发现,5届毕业生的大体去向比例相差不大,其中,2016届毕业生升学深造比例上升,为历史最高;自主创业比例有所下降,有近一半以上选择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开始创业。


  工作一年后收入待遇如何?选择考研真的是为了避开就业压力吗?创业第一年有何心得?记者分别选取了3位毕业一年的年轻人,共同交流就业、升学、创业的想法与困惑,也与省教育评估院院长施建祥一起分析数据变化背后的原因。


  工资待遇明显上升


  高职院校表现突出


  【人物故事】


  沈佳垚,浙江工业大学2016届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在一家医疗健康信息化公司做软件工作。


  “我选择医疗健康领域,一是感兴趣,二是发展前景不错。我月收入在5000至6000元之间。” ——沈佳垚


  根据调查,就业率最高的是表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育、交通管理工程、侦查学、信息对抗技术、投资学、信用管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休闲体育、工程力学、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交通工程等12个专业。


  施建祥介绍,信息对抗技术、工程力学专业有两届就业率均为100%,在近3年就业市场的受欢迎程度极高。


  专科专业中,农产品质量检测、汽摩零部件制造、汽车定损与评估、阀门设计与制造、通信网络与设备、印刷图文信息处理等37个专业的就业率均为100%,其中汽摩零部件制造有两年就业率排名前十。


  根据报告,2016届受雇工作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平均月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提成、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及其他各类补贴等折算现金)为4276元,高出2015届347元,与上届相比增幅为8.83%,首次超过了4000元。其中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月收入增幅为9.36%,高于本科院校毕业生的月收入增幅8.47%。


  受雇工作毕业生中,毕业一年后的平均月收入在4001至5000元之间的占20.86%,高于2015届,5000元以上占27.56%,明显高于2015届,这意味着毕业生收入明显上升。包括沈佳垚在内的不少年轻人说,起步阶段对于工资待遇的要求是“能保证基本生活”,他们更在意成长空间和资源积累。


  2016届工资增幅8.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省本科毕业生月收入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1元;我省高职院校毕业生月收入为4019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46元。


  施建祥说,我省高职院校毕业生月收入表现尤其突出,一方面说明我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高于全国,另一方面也说明我省高职教育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升学率创历史新高


  就业选民企者居多


  【人物故事】


  王盈盈,201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就读于浙江大学中文系。


  “我选择考研是因为还想进一步深造。文科生的就业形势比理工科、经管类严峻,考研成了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方式。” ——王盈盈


  2016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39%的人选择了继续深造,主要分为国内读研、专升本、进修和国外留学等。值得一提的是,2016届毕业生的升学率创下全省新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


  调查显示,毕业生在省内普通高校深造的比例最高,达58.76%,高于2015届的55.97%;到全国重点高校深造的占16.49%,到世界知名高校深造的占7.92%,这两项数据都比2015届有所下降。


  选择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中,61.59%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略低于2015届毕业生的61.73%,呈缓慢下降趋势;28.75%是为了获得更多、更广的知识;因就业形势所迫继续深造的比例为2.59%,较2015届有所下降,这意味着,就业压力正在减轻,升学深造提升自我素质越来越成为毕业生的共识。


  在选择单位时,收入、保障、发展空间等都是年轻人考虑的因素。


  在就业单位性质调查中,我省高校2016届受雇工作毕业生中,58.75%在民营企业工作,高于2015届毕业生的57.77%,呈上升趋势,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为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另外,在科研事业单位工作的占4.06%,从事“个体经营”的有4.57%,在“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的占1.10%。


  和往届毕业生相比,选择民营企业和政府机构的毕业生有所增加,趋势上升。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选择面更广。


  对2012至2016届5届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比较时发现,选择国有企业、科研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外资/合资企业的呈缓慢下降趋势,而选择民营企业的呈增长趋势,这也与我省民营经济活跃有关。另外,选择政府机构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变化明显。


  工作以后开始创业


  艺术专业优势明显


  【人物故事】


  赵泽华,2016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现为杭州知雅艺术初创团队成员之一。


  “大学四年,创业一词在校园里被频繁提及。于是,我选择和这家初创公司一起成长。” ——赵泽华


  根据统计,2016届毕业生中有4.49%的人投身创业,创业率略低于2015届,趋势有所下滑,但与全国3.0%的创业率相比领先不少。


  调查显示,2016届选择创业的毕业生中,有一半以上选择在受雇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开始创业,这个数据略低于2015届;毕业后直接创业的占36.82%,高于2015届,说明毕业生在校期间已经对创业有了充分准备。


  调查显示,2016届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中有半数从事个体经营,低于2015届,呈下降趋势;从事合伙创业的占36.68%,与2015届基本持平;从事家族企业创业的占10.80%。


  施建祥说,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创业形式与项目层出不穷,网络商店和电子商务等个体经营方式尤为普遍,但刚毕业的大学生年龄较小,经验不足,因此,发挥各自优势的合伙创业形式和家族创业形式也较常见。


  另外,调查发现,7.51%的创业者处于亏损状态,比例与2015届持平;年收入10万至20万元的占25.60%,20万元以上的占21.37%,与2015届相比均有所增加。


  施建祥说,与受雇毕业生月平均收入4276元相比,年纯利润在5万元以下(含亏损)的创业者相对处于劣势,占23.90%,与2015届的30.30%相比有所降低,创业发展总体优于2015届毕业生。


  从创业率高低的专业分布来看,创业率排前三的本科专业分别是录音艺术、舞蹈编导、新媒体与信息网络。分析2012至2016届5届毕业生创业率排名前10的专业,不难发现,艺术类专业创业优势明显,动画专业连续4届进入创业率前10位。


  施建祥说,2015届与2016届毕业生的创业动机,除了“实现自我价值”“个人兴趣爱好”比例提升外,“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追求自由”等因素均有所降低,这说明毕业生的主体意识有所提升。


标签:工资待遇;毕业生;创业;深造;选择;调查;就业率;毕业;高校;浙江编辑: 吴晓婷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580号仲益大厦A座8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