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国产剧:65.4%受访者感觉2017水平提升

国产剧:65.4%受访者感觉2017水平提升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8-01-30    浏览次数:

2018年01月30日                           中国青年报


  2017年影视剧市场呈现出许多新变化。虽然“流量+IP”的组合很多,但整体上这些作品的口碑并不尽如人意。相反,一些曾被“冷落”的“戏骨”受到了关注,作品反响热烈。网剧中也出现了许多制作精良的作品。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名受访者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65.4%的受访者认为2017年国产影视剧整体水平提升了,48.0%的受访者称赞国产影视剧画面质量开始向电影看齐,44.8%的受访者发现国产影视剧更看重好故事、好内容了。不过,也有49.9%的受访者指出国产影视作品还存在明星“拼盘”、看重“流量”的问题。


  受访者中,00后占1.4%,90后占22.4%,80后占52.5%,70后占17.8%,60后占5.3%。


  受访者最满意的影视作品类型是现实题材剧


  在东北大学读大四的王珊追看过2017年大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我的前半生》和网剧《白夜追凶》等。“我最喜欢《人民的名义》,它不同于一般的反腐剧,角度新颖深刻,不一味说教,演员演技在线,给人惊喜。”王珊认为,2017年国产影视剧的整体水平有很大提升,尤其是网剧的制作水平,“演员演技到位,服装道具考究,画面布景精美”。


  “《琅琊榜2》延续了之前的制作水准,画质精良、构图考究。”北京某互联网公司员工张七(化名)追看了2017年的几部国产剧,他认为网络自制剧的进步也非常明显,“尤其是像《白夜追凶》,故事情节和演员演技都非常好”。


  调查中,65.4%的受访者认为2017年国产影视剧整体水平提升了,30.5%的受访者认为没有提升,4.1%的受访者认为下降了。


  2017年高口碑或高收视率的剧目,受访者看过最多的是《人民的名义》(60.9%),其他依次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45.3%)、《我的前半生》(40.9%)、《欢乐颂2》(35.3%)、《那年花开月正圆》(30.7%)、《白夜追凶》(23.5%)、《楚乔传》(23.1%)、《鸡毛飞上天》(22.7%)、《猎场》(22.2%)、《白鹿原》(20.3%)、《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14.9%)、《情满四合院》(12.1%)和《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9.9%)等。


  中国人民大学研一学生邓家昕观看了《人民的名义》《我的前半生》和《欢乐颂2》:“《人民的名义》增加了大家对于反腐背后故事的了解。《我的前半生》很真实,演员也都是实力派,看真正的演员演戏很过瘾。”


  调查显示,2017年受访者最满意的影视作品类型是现实题材剧(55.2%),接下来是革命历史题材剧(39.3%)和古装历史剧(32.9%),其他依次是青春剧(24.4%)、传奇玄幻剧(24.3%)、家庭生活剧(20.5%)、行业剧(18.5%)和偶像言情剧(15.0%)。


  48.0%受访者称赞国产影视剧画面质量开始向电影看齐


  如今的国产影视剧有哪些好的变化?调查中,48.0%的受访者称赞国产影视剧画面质量开始向电影看齐,44.8%的受访者发现国产影视剧更看重好故事、好内容了,其他还有:题材更加广泛(42.9%),更加注重演员演技、老戏骨受追捧(42.4%),反映现实生活的原创剧开始发力(32.8%),大众审美提升(22.1%),“大IP+流量”模式式微(12.7%)和“整容脸”变少(9.3%)等。


  《广电时评》执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何天平认为,2017年是国剧品质提振的一年,“我之前用过一个描述‘重回国民性’。2017年的国剧形式丰富,对受众影响力大。正剧不再疏远年轻人,流行剧更通俗,精品剧在制作或叙事层面表现不俗,‘现实主义’成为电视剧创作的一种普遍理念。”


  何天平指出,“流量”明星和“老戏骨”两者并不冲突。“电视剧文化本来就需要关照不同的受众群体及其审美需求。有人通过电视剧看流行文化,有人看艺术价值,不能说谁对谁错。但总体上,‘老戏骨’受到更多关注,说明大家对电视剧这一艺术文本产生更多尊重。”他对记者说,2017年还有一系列探讨表演的节目,让大家看到了表演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这对电视剧艺术的发展和中国影视文化形态有积极影响。


  调查中,受访者总体给2017年的国产影视剧打7.5分。


  “一些校园剧、都市剧对白突兀,IP剧扎堆,许多青年演员还需要历练。”张七直言。


  “许多流量演员演戏没感情,面部没表情,分分钟让人跳戏。国产影视剧在内容上也需打磨。比如有些剧情节拖沓、落入俗套,很难吸引观众看完。”王珊说。


  调查中,明星“拼盘”、看重“流量”(49.9%),题材跟风、套路不减(48.8%)和内容注水、剧集被拉长(45.8%)被受访者视作国产影视剧三大问题,其他问题还有烂片依然存在(37.3%)、好剧本依然太少(30.6%)等。


  “对IP过度追逐的问题依然存在,在快速生产和消费的逻辑下,生产者和播出方都输不起,视IP为有效保障。但是IP一定是灵药吗?从既有结果看未必。”何天平指出,网文、游戏等都有特定受众群体。电视剧是一种大众艺术,IP对观众是否具有广泛吸引力还有待商榷,审视IP应更理性一些。


  何天平认为,2018年电视剧从政策到市场都有更多的积极因素,个别通俗流行剧,尤其是古装偶像剧的注水、抠像等问题,会慢慢被行业“自净”。


    原标题:六成受访者感觉2017国产剧水平提升 现实题材满意度最高

 

(责任编辑: 张泽月 )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