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2 中国新闻网
报告称超九成企业拟发2017年年终奖 金融高科技行业奖金较高
中新网上海2月1日电 (记者 许婧)春节将至,年终奖话题自然成为员工关注的焦点。CIIC上海1日公布的《2017年企业年终奖发放计划调研报告》显示,超九成(93%)企业计划发放2017年年终奖,坊间流传拥有“超高年终奖”的金融行业以38902元(人民币,下同)保持第一,高科技行业以26163元紧随其后。
本次调研回收891份问卷,有效问卷855份,调研企业资本属性涵盖国有、民营、欧美外资、日企、其他外资等。
报告称,在本次调研中,93%的受访企业计划发放2017年终奖,有半数企业选择在2月份发放。其中,计划实行全员发放的企业占比84%;在不实行全员发放的企业中,企业主要发放对象为通过年度考核的员工(55%)、管理人员(45%)和核心骨干(40%)。
在不发放年终奖的企业中,53%的企业因为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而做此选择,另有20%的企业以其他激励形式替代年终奖。
报告指出,2017年,57%的企业会增长年终奖总额。其中,68%的企业将会增长10%以内;另有35%的企业预计年终奖总额不变。
不同行业的年终奖平均水平也不同。报告指出,金融行业和高科技行业排名靠前,排名第三至第六的分别是互联网行业(25799元)、销售贸易行业(25389元)、汽车行业(22940元)和制造行业(17008元)。
除了有没有,有多少,年终奖怎么发也颇为引人关注?报告表明,只有25%的企业会按统一的规则发放,4%的企业全员发放但没有明确的发放规则;换言之,高达71%的企业是按不同的规则发放的。
按不同的规则发放的具体区分方式中,最受企业青睐的是区分员工工作业绩表现的区分方法,占68%;其次有55%的企业选择按员工层级分。
在发放年终奖的时候,84%的受访企业表示最先考虑企业业绩,73%的企业表示个人年度绩效也是重度考量因素之一。部门年度预算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发放年终奖时的主要参考因素,而欧美外资和日资企业会更多地考虑公司年度预算。
出于员工保留、绩效考核周期等多方考虑,19%的受访企业将不止一次地发放年终奖。36%的民营企业选择分两次发放年终奖,员工保留正是两次分发的主要原因。
此外,57%的受访企业表示2017年终奖将会上调,35%企业将保持不变。整体而言,企业普遍倾向年终奖总额随业绩同步调整。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