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江苏:2018年高校毕业生达56.2万人 再创历史新高

江苏:2018年高校毕业生达56.2万人 再创历史新高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8-06-29    浏览次数:

2018年06月27日                             新华日报


 


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达56.2万人,比去年增加0.6万人,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近


来各地频发的“抢人大战”,让更多人认识到高校毕业生这一群体高质量就业对


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如何把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变成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优势?记者从日前


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我省


将多渠道发力,将就业政策、产业政策与引才政策有机结合,为大学生就业创业


营造良好环境,在确保本地大学生就业水平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吸引更多外地优


秀毕业生来苏就业。




增加高质量岗位供给




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根本在于经济发展。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将加强经济发展与


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开发更多适合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岗位。




拓宽基层就业渠道。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高效农业、精准扶贫、农村电商、乡村


治理都给大学生基层成长成才提供广阔舞台。为吸引大学生基层就业,我省在“


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苏北计划”等基层项目的基础上,将落实职称评价


倾斜、待遇保障等措施,畅通职业发展通道,让毕业生在基层呆得住、留得下。




聚焦重大发展战略。正在进行的长江经济带、“1+3”重要功能区建设等国家和


省重大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南京江北新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布局等,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




聚力培育新动能。我省正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大数据、云计算


、智能制造等发展,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成长,由此催生大量现代服务


业和中小微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校毕业生。




国家正大力发展养老、幼儿护理等服务业,开发全科医生、幼儿教育、老年护理


等服务业岗位,不断增强民生服务岗位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




全年扶持2.5万大学生创业




毕业于无锡太湖学院英语导游专业的刘楠,5年前放弃城市优越的工作生活,通


过选拔成为徐州麻沟村的一名村官。到村后,刘楠拿出嫁妆钱和伙伴们进行大棚


蘑菇种植创业。从最初的3个棚到50亩地,再到现在的100亩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带领126名大龄农民脱贫致富。刘楠说,从国家到地方这几年对大学生创业提供


资金、场地、项目指导等多种扶持政策,大学生创业致富天地广阔。




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我省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


间,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便利。




推进创业培训进校园,促进高校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合作,开发一批适合大学生


的创业培训和实训项目,将有创业意愿的在校生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全部纳入培


训实训,提高创业能力。利用开发区、高新区、工业园、科技园等创新载体,加


快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招引更多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在税费减免、场地


支持等方面给予更大扶持。将开办网店的大学生纳入创业担保贷款范围,鼓励大


学生网络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把优惠政策落到


实处。




省人社厅副厅长刘德民表示,我省今年将继续遴选资助500个大学生优秀创业项


目,办好“中国创意”“创响江苏”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品牌赛事,全年扶持不少


于2.5万名大学生创业。




就业服务对接每位毕业生




高质量就业需要高质量的服务。省教育厅副厅长苏春海介绍,我省在全国率先建


成教育部门、高校、院系、班级四级联动的“互联网+就业”平台。今后将充分


利用该平台推进供需对接,精准就业指导。




人社部门顺应网络求职趋势,建立全国范围的大学生精准招聘服务平台,充分运


用素质测评、智能匹配等服务功能,做到线上精准对接、线下高效服务。江苏作


为该平台首批5个试点省份之一,毕业生足不出户就可第一时间了解各地招聘信


息,免费网上求职。




为帮助更多毕业生离校前实现就业,当天会议要求各高校充分了解掌握尚未就业


的毕业生就业意愿,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需求,组织供需对接,特别要对贫困


家庭、少数民族、身体残疾等困难毕业生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确保困难毕


业生一个不掉队。继续组织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尽快就业。




离校后,人社部门将与教育部门无缝衔接,对未就业毕业生逐人开展实名制调查


,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见习、职业培训、岗位信息等服务,对困难高校毕业生及


时开展就业帮扶,确保毕业生离校不离线,服务不断线。




当天会议要求各高校严格落实“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


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


业生签订虚假协议,不准将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的就业


“四个不准”要求,严禁统计造假,切实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黄红芳)




(责编:张妍、张鑫)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