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中国宝武集团:陈德荣接任董事长 该职位已空缺3个月

中国宝武集团:陈德荣接任董事长 该职位已空缺3个月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8-06-29    浏览次数:

2018-06-29                         澎湃新闻


  原标题:陈德荣接任中国宝武集团董事长,该职位已空缺3个月


  澎湃新闻记者 贺梨萍


  6月28日上午,中国宝武集团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央组织部有关干部局负责同志宣布了中央关于中国宝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调整的决定:陈德荣同志任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免去其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上述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和章程办理。


  自此,中国宝武“一把手”位置在空缺3个月后,掌门人首次交接最终完成。从钢铁行业进入“仕途”、后又回归钢铁行业的陈德荣最终从马国强手中接过帅印,开始掌管这家中国甚至全球最受瞩目、资产达7300亿元的钢企。


  此前的2016年,钢铁航母中国宝武正式起航,中国钢铁央企之一原武钢集团成为历史。原武钢集团董事长马国强、原宝钢集团总经理陈德荣被分别任命为中国宝武董事长、党委书记和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这对搭档在17个月后开始迎来变动。此前湖北日报3月26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批准,马国强同志任湖北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这意味着,在钢铁行业工作长达23年的马国强正式进入“仕途”。有业内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马国强完成了宝武兼并重组的使命。”


  随着此番马国强、陈德荣职务的最新变动,中国宝武成立之初最受瞩目的3位关键人物,即原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马国强和陈德荣已只剩下陈德荣还站在这艘钢铁航母之上。目前它已走完了联合、并处于从整合走向融合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意味着它已“初调完毕”。


  危急时刻“救火”武钢


  2013年7月,马国强从宝钢集团“空降”武钢集团,任武钢集团董事、总经理、党委常委。当时,恰逢国务院国资委推动董事会改革,要求钢铁央企之一的武钢集团成立董事会,分设董事长和总经理,将决策权和执行权分开。


  此前,马国强已经在宝钢集团工作18年之久。


  简历显示,出生在河北定州的马国强1986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2005年8月获得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EMBA硕士学位。


  马国强曾任北京科技大学财务与会计教研室主任、财务处副处长。1995年7月,马国强加入宝钢,先后担任宝钢计划财务部部副部长、部长、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宝钢集团副总经理、宝钢股份董事、总经理等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8月获得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EMBA硕士学位后的第2年,2006年8月,马国强开始任宝钢集团总会计师。


  曾长期掌管宝钢集团的财务、金融和投资大权,善于资本运作的他被称为宝钢的“管家”。宝钢集团曾在官网如此介绍马国强,“马先生对公司企业财务、会计、金融、投资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武钢集团的“马国强时代”是从2015年6月2日正式开启的。


  当天上午,武钢集团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会上,中组部有关干部局负责同志宣布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武钢集团主要领导变动的决定:马国强任武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免去其武钢集团总经理职务;同时,免去邓崎琳武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职务,到龄退出领导班子。


  马国强接管的武钢集团已经处于“危急时刻”,毫不夸张。


  2015年8月,免职2个月的邓崎琳被公布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一时将武钢集团推到了风口浪尖。当年,武钢股份(600005,已退市)全年亏损75亿元,成为新晋“亏损王”。总负债将近700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70%,人均吨钢生产效率比行业平均水平低近1/3。武钢集团更是在经历了2012-2014年分别净亏损12.69亿元、15.49亿元、84.32亿元的基础上,在2015年加剧亏损至上百亿,为114.14亿元。


  一时之间,中国钢铁三大央企之一、昔日的钢铁行业“领头羊”光坏尽失。


  值得一提的是,彼时马国强在武钢集团的压力不仅来自于公司经营。外界曾一度担忧,作为宝钢输出的“管家”马国强,来武钢不过2年之久,是否会“水土不服”?


  宝武合并的“纽带”


  上述问题后来并没有持续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武钢集团亏损逾百亿的2015年,整个中国钢铁行业处于“冰冻期”。全行业普遍亏损、钢企频频曝出债务违约、传统钢企弃老本行转金融,诸如此类的事情在2015年、2016年密集发生。


  企业举步维艰的同时,中国钢铁产能过剩也成为了美国、欧盟等经济体围攻的靶标。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钢铁行业在2016年率先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将在近年来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其中,2016当年的目标是压减粗钢产能4500万吨。


  在2016年下半年“地条钢”清除行动未到来之前,钢企兼并重组被认为是行业压减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武钢股份、宝钢股份(600019)在2016年6月26日双双发布公告,宣布两家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正式落实了外界猜测已久的传闻。


  而在此前2016年6月16日的武钢股份股东大会上,马国强还否认了双方合并传闻。宝武合并对徐乐江和马国强而言,都是“突然接到国资委通知”。


  2016年7月1日,武钢集团官网首度披露马国强对宝钢、武钢重组事件的讲话。马国强表示,近日,武钢与宝钢重组工作已启动,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钢铁“去产能”、提质增效的必然要求,是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提升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2016年10月31日上午,中国宝武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马国强被任命为中国宝武董事长、党委书记,其武汉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职务自然免除。陈德荣任中国宝武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原宝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徐乐江则结束了其在宝钢的35年职业生涯。中国宝武这艘钢铁航母首次起航的重任交到了“一把手”马国强和“二把手”陈德荣手里。


  值得注意的是,“一把手”马国强在这场宝武大合并中被外界视为“关键人物”。在其2013年“空降”武钢集团时,其18年的宝钢集团工作背景就一度被认为是两家央企合并的“征兆”。2015年提任武钢集团董事长时更为外界解读为“合并时机已到”。


  曾有业内人士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从武钢角度上来说,现在合并阻力应该比较小了”。该人士分析,原先合并阻力主要来源于领导层和员工,2016年年中之际,随着邓崎琳被抓和武钢员工与企业亏损困境“同命运”,这两项都处于相对弱化时期。


  因此,摆在马国强面前的,并不是让武钢集团迅速扭亏,而是如何实现和宝钢集团的顺利“合并”。马国强在宝、武两边都是“自己人”的特殊身份,被认为可作为纽带,较大程度降低双方磨合成本,有利于后续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武钢集团整体划入宝钢集团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即是人员安置,这关乎社会稳定,央企责任则更大。


  马国强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曾提到,化解过剩产能难点主要在于人员的妥善安置。当时,超过六成的武钢集团职工将面临分流,马国强提到,“可能有四五万人要找别的出路,这就是武钢在做的事情。”


  而在2017年3月19日的央视《对话》节目中,这一难题似乎已平稳解决。马国强谈及这一问题时态度已发生转变,称人员问题不再是最大的挑战。“虽然在册员工22.8万人,但在岗员工大概只有17万人。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宝武集团已安置了5万员工。”


  在《对话》节目中,还专门安排了武钢分流职工表达心路路程。马国强随后“深情告白”曾经的职工,“大家当年在岗位上是为了我们企业、为了国家,今天离开这个岗位也是为了企业、为了国家,大家相信,我们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企业的明天。”


  未曾共事的俩人“会师”上海


  随着宝武大合并的落定,时年53岁的马国强和55岁的陈德荣最终“会师”上海,这也是中国宝武“双总部”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马国强虽然此前有18年的宝钢工作经历,但和陈德荣却是“擦肩而过”。


  2013年7月马国强赴武汉之时,陈德荣还是浙江省委常委。马国强离开宝钢集团1年之后,陈德荣接替了何文波,任宝钢集团总经理、董事、党委常委。


  正式成为中国宝武最核心的两位人物之后的第3天,也就是2016年11月2日,马国强以新的身份回到了“武汉总部”召开干部大会,随形人员包括陈德荣。这是公开信息中能查到的二人首次“长途同行”。


  陈德荣于1985年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获得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1982年2月参加工作,历任浙江省杭州钢铁厂技术开发处副处长、转炉炼钢分厂副厂长、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转炉炼钢厂厂长、浙江冶金集团(杭州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还在转炉炼钢生产线上历练过。


  在杭州钢铁工作15年之后,1997年5月,陈德荣“商而优则仕”,开始在浙江省政府部门工作,曾任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等职。尤其在其主政温州时,温州正经历着民间借贷危机、中小企业倒闭潮、房地产泡沫破裂等危机。


  陈德荣曾疾呼“温州该醒一醒、紧一紧了!”随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从土地清理整顿、拆违到环境再造、城市扩容。陈德荣的“积极有为”被当地人称为“陈氏改革”,温州市民也称其为“荣哥”。


  不过,陈德荣在温州主政时期拆违力度空前,也触动了固有利益格局,从而获得另一个绰号“陈拆拆”。在2012年2月的世界温商大会上发言时,陈德荣说到网民对其的调侃:还有人叫我“温州太守陈荣”,中间缺了个“德”。


  拆违带来的争议是陈德荣在温州3年的烙印之一。有官员曾回忆:取得很大的成绩,也付出沉重代价,“利益太大,拆一片,骂一片,得罪了不少人。”


  陈德荣在离任温州市长前对自己的评价则是,“在温州工作,我没有偷懒,做了一些事”。


  2013年6月26日,陈德荣被免去温州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调任浙江省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浙江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1年之后,2014年8月,陈德荣回归钢铁老本行,调任宝钢集团。


  调任宝钢集团至今,业内有人士评价其较为推崇“互联网+钢铁”的商业模式,并力推金融、房地产等多元化非钢产业。


  成立于2015年2月的欧冶云商被视作宝钢集团实现战略转型的核心平台,陈德荣当时即兼任了欧冶云商总经理,并频频为其站台。


  在2017“互联网+钢铁”双创高峰论坛上,陈德荣也作为重磅嘉宾到场。在论坛开始之前,陈德荣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曾表示,钢铁电商体系的构建,将使得钢铁生态圈更加健康、持续发展,能够为更多的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也将为中国从钢铁大国成为钢铁强国作出贡献。


  另外,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陈德荣还多次提及通过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在《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规划(2016-2021)》中,中国宝武到2021年钢铁产能目标是1亿吨。中国宝武集团总经理陈德荣在首届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曾表示,“未来中国国内的钢铁产能会下降,但是行业集中度会得到提升。在下一步的行业规划中,国外的重组并购将发挥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钢铁业界看来,马国强和陈德荣二人行事风格迥异。马国强被评价为较为稳重、务实,大两岁的陈德荣则思维更为活跃,提倡企业多元化发展。一名业内人士对澎湃新闻即表示,“陈德荣个性偏强势,新的调整意味着二人只留其一。”


  “钢铁航母”初调完毕


  随着马国强再度回到湖北,中国宝武成立之初最备受瞩目的3个关键人物只剩陈德荣一人还在这艘钢铁航母之上。


  除马国强、陈德荣之外,徐乐江的去向在中国宝武“一把手”、“二把手”公布2个月之后开始明朗,于2016年12月履新工信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正式跨入仕途。5个月之后,经中共中央批准,徐乐江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党组书记(正部长级)。


  对宝钢集团、武钢集团而言均为“老人”的徐乐江、马国强纷纷离场之后,中国宝武即将进入“陈德荣时代”。


  陈德荣接棒的这艘钢铁航母,目前已初调完毕。按照马国强此前的提法,宝武重组将是一个从联合走向整合、融合,最后深入到化合的过程,如今已经在从第二步走向第三步。


  宝钢股份于2018年年初召开的宝武整合融合工作推进会显示,过去的2017年,宝武整合工作按年度节点保质保量完成了680项任务、196项里程碑任务、52项协同效益快赢项目,截至2017年12月底,累计实现快赢项目效益13.56亿元,并基本实现职能管理全覆盖,采购、销售部分业务集中统一,整合工作进展顺利。


  同时,18个信息系统上线运行,为规范管理行为和提升管理效率创造了条件;武钢有限正式员工劳动效率提升11.2%;生产、设备、劳务及其他协力人员精简率约30%,费用降低20%。


  2018年,整合融合依然是中国宝武的工作重点,今年也是从整合走向融合的关键阶段。宝钢股份董事长戴志浩曾对澎湃新闻表示,走完融合,“需要3-5年时间。”


  而文化融合则被认为是中国宝武的长远挑战。马国强曾分别形容武钢集团、宝钢集团为“典型的老国有企业”和“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企业”。这份文化融合,可能要花上长达10年的时间。


  初调完毕的“中国航母”如何在“陈德荣时代”实现深度融合,拭目以待。



  陈德荣简历:


  陈德荣,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85年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获得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


  1982年2月参加工作,历任浙江省杭州钢铁厂技术开发处副处长、转炉炼钢分厂副厂长、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转炉炼钢厂厂长、浙江冶金集团(杭州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


  1997年5月任浙江省嘉兴市副市长;


  1998年6月任浙江省嘉兴市委常委、副市长;


  2002年4月任浙江省嘉兴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7年8月任浙江省嘉兴市委书记;


  2010年7月任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


  2012年7月任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


  2013年6月任浙江省委常委;


  2014年7月任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常委;


  2016年5月任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2016年10月任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2018年6月起任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