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大学生毕业:7成季消费花父母钱 毕业后理性消费成主流

大学生毕业:7成季消费花父母钱 毕业后理性消费成主流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8-07-16    浏览次数:

2018年07月16日                            中国青年报 


“大学生活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经历,毕业聚餐、拍毕业照、毕业旅行一个都不能少。所以在毕业季,花的钱比较多。”一个月前,周口师范学院毕业生韩宇翔花费近6000元,完成了自己的毕业季计划。但看着银行卡所剩不多的余款,想起毕业找工作还要花钱,他顿时觉得“口袋紧张”。


每逢毕业季,毕业生们的花销便多了起来。毕业聚餐、旅行、庆祝活动以及实习找工作,都是毕业季开销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则几千元,多则过万,让不少大学生感觉有些“吃不消”。然而,多数大学毕业生经济还未独立,如何处理好毕业季消费问题也便成了不少毕业生关注的热点话题。


近日,中国青年网就大学毕业生毕业季消费话题,对全国百名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超4成大学生毕业季平均消费为3000-5000元,超7成毕业季花销集中在毕业聚餐上;7成毕业生毕业季花销经费来源于父母,超7成毕业生毕业季后感觉到“口袋紧张”;近8成大学生认为毕业季过后应该理性消费,“应该量力而行,不要给自己和父母增加经济负担”是主要消费理念。


超4成消费3000-5000元超7成用于毕业聚餐


长沙医学院毕业生孙叶盛今年考上了广东药科大学研究生,在毕业季的消费账单里,他花销最多的是毕业聚餐和旅游。“我在大学期间通过拿奖学金、兼职挣钱,毕业的时候有点小积蓄,几千元钱虽然不是小数,但这是最后一个暑假啦,再不出去走走,大学就结束了!”他认为,年轻人应该多出去走走。


调查结果显示,有44%的大学生毕业季平均消费为3000-5000元,其次为1000-3000元和5000-8000元,分别占23%、13%,还有11%的大学生毕业季消费高于1万元。


毕业季大学生们的钱主要花在什么地方呢?调查显示,71%的学生会选择毕业聚餐,半成毕业生分别选择拍毕业照和交通费,其次是找工作和租房,各占45%和42%。


河南理工大学毕业生姚必鑫毕业季花的钱主要是奖学金,这段时间,他的钱差不多都用在了和同学、朋友的聚餐上。他近期参加了班级同学聚餐、社团成员聚餐和寝室同学聚餐,各种聚餐占据了他毕业季的主要精力,也慢慢地抽空了他的腰包。


7成大学生毕业季费来源于父母


面对一笔不少的毕业季花费,钱从哪里来呢?调查数据显示,7成大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在毕业季向父母求助,希望在大四下学期增加生活费。选择“平时省”“兼职赚”“奖助学金”的分别为53%、48%、44%,少部分的同学选择向同学、朋友借钱或向借贷平台申请等方式。


“毕业正是花钱的时候,这时候希望家长可以支持,为大学生涯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平顶山学院毕业生耿立君表示,在毕业季期间,父母提前为她支付了租房子的费用,但为了应付毕业季的各项支出,她除了实习工资,每个周末都会兼职挣钱,每个月有大概三千元收入。


周口科技学院毕业生李丹也表示,在毕业季花销的来源方面,除了需要父母垫付一些租房费用,自己的实习工资可以应付毕业花费。


近8成认为应理性消费不给父母增加负担


温州大学毕业生迟慧丽已进入一家外企工作,回想起刚刚经历的毕业季,她认为消费应该量力而行,不要给自己和家人增加经济负担。她表示,毕业的这段时间,的确有些口袋紧张,虽然一直在控制着,钱还是不够花,也不好意思再找父母要钱。迟慧丽来自农村,更加懂得生活不易,“家里面还有很多需要开销的地方,自己也不能花钱大手大脚,毕竟都毕业了,要多为今后打算。”


数据显示,77%的大学生毕业季消费理念是“消费应该量力而行,不要给自己和父母增加经济负担。”23%的大学生认为“该消费时就要消费,多花些钱无所谓。”而在“毕业季消费有没有必要‘任性’一次?”这一问题上,毕业生选择“有必要”与“没有必要”比例相同,占39%,而认为“无所谓”学生比例为22%。


昆明理工大学毕业生孙清华认为,大学生毕业季消费理念趋于理性,是大学生们年龄日趋成熟的表现。他说,毕业季自己朋友圈里几乎都是同学在晒毕业旅行、创意毕业照的,所以自己也选择尝试一下,“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最高消费额度,把自己的计划与现实平衡一下,争取做到既理性消费又给自己的毕业季留下一个温馨的回忆。”


超7成毕业生感到“口袋紧张” 毕业后理性消费成主流


毕业季过后,有71%的大学生感觉到“口袋紧张”,认为没有和无所谓的大学生分别占到24%、5%。


吉林大学毕业生孟宇在毕业季过后,面对当月的支付宝、花呗、银行卡等账单,心里十分忐忑。他将毕业实习、毕业旅行、毕业酒会、论文打印、学校收取的相关费用等合计在一起,毕业成本达到了6000元。作为一名本科毕业生,目前还没有找到正式的工作,面对这样一个消费数字,他还是感觉到有些“口袋紧张”。


此外,针对“毕业生毕业季后如何理财?”这个问题,78%的是大学生选择“理性消费”,18%的大学生选择“精打细算”,还有3%和1%的大学生选择“该花则花”和“大手大脚”。


河南城建学院毕业生李明因为考研成绩不理想,已经开始着手“再战”,面对毕业季,他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平衡自己的现实情况与毕业计划,同时要做好清晰的计划,要留一些积蓄,以防不时之需。对于今后的消费计划,他表示会理性消费,自己也会汲取经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


高校教师支招破解毕业季消费难题


“面对大学生毕业季形形色色的消费,我的态度是八个字:珍惜情意,量力而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认为,大学毕业,确实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昔日同窗即将天各一方,毕业的时候聚聚餐拍拍照都无可厚非,青春总要留下些记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亲情和友情,而大学的友情是人生中极为珍贵的一笔。同时,消费应该量力而行,重情而不重金,更不能贪图面子,盲目攀比,借贷消费更是不可取。”


为此,他给毕业生们两点建议:一方面要自己做好预算,能用自己挣得钱攒的钱来进行毕业消费,当然更有意义;另一方面,如果用了父母给的钱也没关系,“但是,必须要记得在拿到自己的第一份工资时,给父母送一个大礼包,那也是很有意义的。”


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夏金星给正处在毕业季的大学生几点建议,他说,第一,是自己事先要做好预算和控制,包括总量和结构预控,消费总量由家庭实力决定,消费结构由个人价值判断决定;第二,自己同时做好毕业季的情绪管理,情绪受个人修养,性格和群体情境的影响;第三是学校和家庭应做好相关的消费教育和纪律引导,预防极端消费和由此而引发的安全风险。“消费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技能,需要学习,也需要指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习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自我四方共同努力,协同发力。”


(原题为:《调查:7成大学生毕业季消费花父母的钱过后感觉“口袋紧张”》)


[责任编辑:陈红珍]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