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06日 合肥晚报
原标题:上半年合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394元
近日,市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合肥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全市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奋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经济运行稳定性持续增强。一连串飘红的数据,显示出合肥高质量发展特征更加凸显。
新动能:家电制造业增速创5年新高
创新驱动正引领合肥成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上半年,全市加快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新增水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先进能源与环境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2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基地总数达14家。
与此同时,科技成果不断转化。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5%;发明专利申请量14945件、增长19.9%;发明专利授权量2659件、同比增长11.7%;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4.5件、较去年年底增长2.9件。
合肥主导产业再创佳绩,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上半年,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2.0%,为2016年以来的次高点。其中,家电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领跑主导产业,同比增长17.8%,创5年来新高。
新经济:半年各类市场主体多了8.7万户
“新”成为今年合肥发展的一大亮点,经济新活力正不断增强。其中,新市场主体快速增加,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8.7万户,增长28.3%。
新经济蓬勃发展,新产品增长势头同样强劲。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99.0%,微型计算机设备增长33.8%,工业机器人增长15.4%。
网络零售额快速增长,限上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85.81亿元,增长25.5%。在网上销售的带动下,快递业务量表现火爆,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02亿件,同比增长15.2%,占全省的42.8%。
新福利:财政为民生支出突破500亿元
“钱袋子”关乎国计民生,今年上半年,全市财政收支提质增效,全市税收收入704.73亿元,增长11.9%。财政民生支出501.16亿元,增长16.9%。
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企业效益明显好转。1~5月,规上工业利润总额131.01亿元,年内增幅首次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8%。
个人收入也加快增长,上半年合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94元,同比增加1774元,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24元,同比增加798元,增长9.2%。
[责任编辑:宋吾能]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