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职场人:22.5%职场青年裸辞过 不满意薪酬福利是主因

职场人:22.5%职场青年裸辞过 不满意薪酬福利是主因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8-08-09    浏览次数:

2018-08-09                              中国青年报


  不少职场新人会通过跳槽来寻求升职加薪的机会,有些人甚至还没想好之后怎么安排就作出辞职的决定,这种做法通常被称为“裸辞”。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2名18~35岁的职场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2.5%的受访职场青年“裸辞”过,49.4%的受访职场青年考虑过“裸辞”。不满意薪酬福利(52.1%)和不适应企业管理制度模式(51.4%)被受访者认为是职场青年“裸辞”的主要原因。47.1%的受访职场青年觉得“裸辞”不理智,受访职场青年认为生活没有保障是“裸辞”带来的最大问题。69.2%的受访职场青年建议“裸辞”的人合理利用“空档期”。


  受访职场青年中,工作3年以下的占6.3%,工作3~5年的占45.2%,工作6~10年的占35.2%,工作10年以上的占13.2%。


  52.6%受访职场青年觉得身边“裸辞”的人多


  今年26岁的刘灿(化名)毕业于上海某高校经济系,毕业后她在北京某证券公司做销售工作。由于感觉工作压力大,刘灿去年4月“裸辞”了。“那段时间觉得工作压力太大,而且已经有点经济基础了,短时间不会养活不了自己,就辞职了”。


  在某互联网公司做策划工作的杨璐(化名)今年年初“裸辞”了,“主要是觉得之前的公司管理方式不太人性化。正好爸妈退休,想陪他们好好玩玩,就辞职回家休息了一段时间”。


  调查显示,22.5%的受访职场青年“裸辞”过,49.4%的受访职场青年考虑过“裸辞”但没有这样做,21.6%的受访职场青年没有考虑过“裸辞”,6.5%的受访青年没有考虑过辞职。52.6%受访职场青年称身边“裸辞”的人多,37.7%的受访职场青年觉得不太多,4.4%的受访职场青年表示自己身边没有“裸辞”的人。


  在灯饰厂做外贸工作的小谢(化名)最近刚刚“裸辞”,她觉得虽然目前的工作待遇还不错,但工作环境不太好,而且没意思。小谢对记者说,前两天她的一个高中同学也“裸辞”了,“他本来是做广告策划工作的,觉得工作太累了,现在一边调整状态,一边找工作”。


  调查中,不满意薪酬福利(52.1%)和不适应企业管理制度模式(51.4%)被认为是职场青年“裸辞”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还有: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49.0%)、工作压力大(40.2%)、不能认同企业文化(32.3%)、人际关系存在矛盾(25.4%)、晋升困难(24.8%)、结婚生子(11.3%)和继续深造读书(9.2%)等。


  杨璐“裸辞”后顺利找到了新工作,“内容和以前的工作相关度比较高,虽然只工作了两年,但有些经验都能用得上”。


  刘灿“裸辞”后曾陷入一段迷茫期,“我想读个硕士,做会计方面的工作,这样再找工作可以更有竞争力,家里人则觉得我应该边找工作边准备考一些相关的证书。我最后还是选择考研了,但考得不好,想着不能这么耗下去,就找了一份会计的工作,想积累些经验再说”。


  调查中,47.3%的受访职场青年称身边“裸辞”的人能够顺利地找到工作,40.8%的受访职场青年称不太顺利,还有12.0%的受访职场青年表示不清楚。


  资深人力资源招聘专家、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电视节目《你好!面试官》常驻嘉宾郑艳工作之余,会在社交平台上为求职者答疑解惑、提供专业意见,经常收到许多求职者关于“裸辞”问题的咨询。


  郑艳分析,处在不同人生状态的人面对“裸辞”的心境是不同的。对于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来说,“裸辞”可能不会带来很大的压力,休息一段时间、陪伴家人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但如果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或是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状态的人,则需要更多地考虑“裸辞”后要面对的问题。“‘裸辞’看似很酷,实则会面临许多挑战,比如没有了收入来源,怎么交房租、怎么满足基本日常生活需要等,社保断缴也会带来一定的后续麻烦,另外待业时间过长也有可能造成心理负担”。


  调查显示,受访职场青年认为生活没有保障(56.7%)是“裸辞”带来的最大问题,其他问题还有:辞职成为习惯,工作不稳定(48.4%),迫于生存压力,容易盲目择业(46.6%),职业发展存在“空档”期,对再求职不利(40.1%),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增加心理负担(39.9%),容易被质疑能力不强,在求职中处于劣势(24.7%)等。


  对于“裸辞”带来的“空档期”,郑艳表示,形成“空档期”的原因很多,比如照顾生病的家人、结婚生子或是不认同企业价值观、工作负荷过大等,但只要工作能力符合应聘岗位需求,“空档期”的原因合理,也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69.2%受访职场青年建议“裸辞”的人合理利用“空档期”


  目前小谢主要担心自己辞职后找不到好工作,“虽然我和父母住在一起,没有什么生活压力,但是不想成为‘啃老族’。我想换到电商行业,但是换行业不容易。”小谢坦言自己当初辞职有些鲁莽,“过年前后机会会多一些,如果现在没找到满意的工作,也许会等到明年。去年将就地去了一家灯饰厂,一年就辞职了,下次我想找一份满意点的工作多做几年”。


  调查显示,47.1%的受访职场青年觉得“裸辞”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21.7%的受访职场青年觉得不是,31.2%的受访职场青年表示说不好。


  “现如今,一些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或因一时工作不顺,或因人际沟通出现困难,一言不合就辞职。”郑艳建议职场人不要冲动辞职,“工作能力不仅体现在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上,也体现在情绪管理上。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要积极、理性地想办法。我经常会跟身边的人说,遇到事情不要冲动,先坐下来,让自己安静半个小时,再作决定。带着情绪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可能让事态往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回忆自己的“裸辞”经历,刘灿坦言自己一直没有很好地合理规划职业发展,“报专业时就比较盲目,现在找工作也是。我觉得应该有个好的职业规划,就算‘裸辞’了,也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调整状态,继续找工作”。


  调查中,69.2%的受访职场青年建议“裸辞”的人要合理利用“空档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57.5%的受访职场青年建议想“裸辞”的人合理评估自身能力;48.4%的受访职场青年建议年轻人提高职场适应能力,不要轻易裸辞;36.9%的受访职场青年建议明确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


  郑艳认为,“裸辞”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对当下工作的不满意。因此,在作职业选择时多加考虑,也可以减少“裸辞”,避免浪费过多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郑艳提醒,对于大学生来说,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在职业选择时少走些弯路。“要考虑以后想从事什么行业,多花一些精力放在学习与未来职业有关的知识上,不一定非得专业对口。在毕业找工作时,定位要准确,不能今天想干这个,明天想干那个。”她还表示,择业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人生阶段息息相关,因此作职业规划时不能仅关注眼下,更要考虑未来的发展。“其实‘好工作’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它更多地取决于你看重什么,在选择工作时要多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孙山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谷永光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