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海归:72%认为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匹配度不高

海归:72%认为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匹配度不高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8-08-20    浏览次数:

2018-08-20                           中青在线


近日发布的《2018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与此前多数留学人员选择出国镀金不同,年轻一代留学人员选择出国主要为了丰富阅历、体验他国文化和生活。拥有海外工作和创业经验的海归比例增加,30%的海归创业选择对口领域。


报告由CCG与智联招聘在“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暨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上联合发布,这是两家机构连续4年联合发布该报告。全国2190位海归参与此项调查,其中85后占83%,95后占55%。


近七成海归具有海外工作经验,16%的海归有海外创业经验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19.49万人,313.20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231.36万人学成归国,占改革开放以来回国总人数的73.87%。


“体验他国文化、生活,丰富个人阅历”是海归群体选择出国留学的主要原因,占比达76%。“磨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和“国外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也是重要原因,分别占比52%和51%。另有33%的人选择“海归回国发展更有竞争力”。因“国内优质教育资源竞争激烈”、“计划未来在国外发展”和“其他”原因选择出国留学的比例相对较低。


从首次出国前所处教育阶段分布来看,海归群体中本科学历出国留学的占比最高,达到51.54%,其次是高中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占比分别为29.79%和12.12%。


与2017年调查结果相比,2018年高中阶段出国留学的比例提高了9个百分点,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则分别降低了4个和7个百分点,留学低龄化趋势明显。


在最近一次留学中的主修科目中,经济学与商学类占比最高,达到43%。接下来分别是艺术与人文科学(14%)、工程学(10%)、计算机科学(5%)、管理学(5%)、社会科学与公共卫生学(4%)、语言学(3%)。


对于“留学后的收获是否实现了预期”这一问题,45%的受访者持肯定态度,35%的受访者持相反态度,还有20%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


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海归具有一定的海外工作经验。从海外创业经验分布情况来看,海归群体中大多数人没有海外创业经验,比例达84%;“有过创业经验,但没有获得显著成效或出现经济等方面的损失”比例为12%;有“创业经验,且创业获得显著成效”的比例为4%。


“方便与家人、朋友团聚”继续成为海归回国发展的首要原因(67%),“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好”以40%的比例位居第二,因“国外的经济、政治或社会环境不利于留学生发展,如工作和移民政策”选择回国的海归占27%。


此外,“对中国文化和美食的眷恋”(23%)、“所学专业在国内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14%)、“在国内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13%)、“具有为国奉献的意愿”(12%)、“国内人才政策具有吸引力”(12%)和国内拥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9%),也在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中起到一定的影响。


海归金融业就业比例升至第一位,收入与预期矛盾加剧


数据显示,海归群体生源地占比超过5%的省市有北京、广东、山东、辽宁、江苏、河北,分别占海归群体的9%、9%、8%、7%、6%和5%。可以看出,海归群体的生源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区域。


从海归群体的现居住地来看,省市之间的人才聚集能力区别显著。61%的受访海归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在迁移的海归人群中,有13%的海归迁往北京,8%的海归迁往上海,7%的海归群体迁往广东。


对产生迁移的海归群体进行城市选择的具体分析来看,“经济发展快”、“国际化程度高”、“具有多元文化,包容性强”、“产业基础好”为海归群体最为关注的城市要素,关注度分别为56%、38%、34%和18%。


调查显示,海归群体在国内就业方面存在的优势主要包括“语言及跨文化沟通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生活适应能力强,更加独立”,选择比例分别为73%、59%和37%;此外,海归的就业优势还包括“批判性思考能力强”(25%)、“更了解海外市场,容易在海外市场建立品牌或分销渠道”(16%)、“更具创新能力”(16%)等。


与2017年相比,海归对具有国际视野的优势评判有明显下降,选择比例从86%下降到59%。当前,中国参与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国际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加之国内高校国际化教育理念的快速发展,使国际视野的获取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就业行业方面,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教育、批发和零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排名靠前,所占比例分别为14%、13%、12%、11%、8%和7%。与2017年相比,金融业就业比例超过信息技术服务业升至第一位,制造业比例有所上升。


在海归群体在国内就业的劣势方面,调查结果显示“不了解国内的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主要原因,有59%的海归选择了该选项;与此同时,“缺乏完善的职业规划”(32%)、“回国时间晚,错过校招季”(29%)、“不适应国内人情社会,难以获得发展机会”(27%)、“岗位海投效率低”(22%)和“不熟悉国内市场环境,难以找到准确的创业定位”(21%)等因素也导致海归在就业市场处于劣势。


调查显示,海归群体的整体收入水平较2017年有所提升。不过工作收入与个人期望相比,认为收入高于甚至远高于预期的海归不足1%。80%的海归认为收入水平低于预期的情况,2017年这一比例为69%,海归群体收入与预期矛盾进一步加剧。


分析发现,企业发展前景不明是海归跳槽最主要的原因,占25%;22%的海归由于薪酬水平跳槽;“有了更好的机会”、“职位晋升受限”、“对目前的工作不感兴趣”也各占10%以上。相比2017年的调研结果,因薪酬水平产生工作变动的比例上升了9%。


进一步调查发现,海归群体普遍认为当前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匹配程度不高。认为非常匹配的仅占5%,认为匹配程度较好的占比23%,认为匹配程度一般、匹配程度较差和完全不匹配的比例分别为34%、18%、20%。海归就业岗位与其所学专业的匹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归群体对于个人发展的预期。


30%的海归创业选择对口领域,运营成本高仍是创业最大困难


数据显示,72%的海归处于就业状态,16%的海归正在求职,5%的海归正在创业。其中,创业比例男性高于女性2个百分点。


海归创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为“个人存款”和“朋友亲戚借款或赠款”,占比分别为72%和31%,来源于国内、国外企业入股的比例均为10%,国内风险投资来源占比7%,银行贷款比例为6%,国外风险投资占比为4%。相比2017年创业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占比为18%,2018年的数据下降了12个百分点。


海归创业行业选择排名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7%)、批发和零售业(15%)、教育(11%)。前两名以男性创业者居多,而在教育行业,女性创业者远高于男性,为14%。


进一步分析海归创业者选择该行业创业的原因,30%的海归是因为“留学专业与创业行业紧密相关”,其次24%的海归选择了“主要合伙人的创业理念”,再次为“该行业是创业热门行业”,占比为17%。因“家庭背景”而选择该行业创业的比例为11%,因“相关技术专利、国家或地方发展规划相匹配”“个人爱好”因素选择相关行业创业的比例均为6%。


海归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仍然是运行成本高,占56%。对国内市场不够了解的比例达到38%,因融资困难的比例为37%,相关创业服务不到位、政府相关政策配套不齐、技术成果转化比较困难、国内研发水平尚不支持、企业国际化发展比较困难分别占比为27%、21%、13%、8%、6%、1%。


报告指出,不同性别的海归创业者对创业服务为其创业提供帮助的评价有显著差异。其中,认为帮助大的男性比例为49%,女性为22%;认为一般的男性比例为21%,女性比例达43%。在创业服务的供应方面,应当对女性海归创业者予以更多的关注。


海归创业者对于创业阶段所需的支持排名前三的是:市场开拓(41%)、创业支持空间(35%)、金融服务(34%)。接下来是人力资源服务(20%)、专利保护(15%)、技术研发(14%)、法律支持(11%)、咨询管理服务(8%)、税收优惠(8%)、技术转移(7%)以及其它配套政策(3%)。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