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未成年人带手机入校:该不该管 七成受访者希望禁手机

未成年人带手机入校:该不该管 七成受访者希望禁手机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8-08-23    浏览次数:

2018年08月23日                        中国青年报 

 

  未成年人带手机入校,该不该管

  七成受访者希望幼儿园和中小学禁手机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引起网友对于幼儿园中小学禁手机的讨论。幼儿园中小学学生普遍拥有手机,而过度使用手机正是导致学生近视的原因之一。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周围带手机入校的未成年人多。未成年人带手机入校,68.8%的受访者认为会分散课堂注意力,56.0%的受访者认为会造成视力下降和近视。76.4%的受访者支持幼儿园和中小学禁手机。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83.5%的人是幼儿园或中小学学生家长,16.5%的人不是。


  68.8%受访者认为未成年人带手机入校会分散课堂注意力


  浙江宁波某小学教师林园(化名)的女儿刚上初一。林园告诉记者,她女儿通常使用手机完成作业,比如和同学沟通小组合作的作业,传送完成的作业,“有时还用手机发红包,他们很喜欢发红包抢红包”。


  浙江杭州某初中初三学生陈静(化名)平时会利用手机学习,“作业实在不会做就上网搜一下,尤其是数学和科学,还有一些英语单词。班群里偶尔也会发布通知,假期还是需要看一下的。同学、父母之间的联系也都依靠QQ、电话。平时无聊还会约同学一起玩手机游戏,但爸爸妈妈看得挺严的,会控制时间。另外学校规定不让带手机,所以周围同学将手机带入学校的情况不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中学部教师金红梅说,她所在的学校没有明确规定禁止学生带手机入学校。“据我了解,海淀区的很多学校对此都没有明文规定。手机是学生和家长沟通的一个重要工具,中学的放学时间不像小学那么精准,有的老师有习题课,有的孩子是班干部,放学后还需要进行沟通,每个年级放学时间都不同,所以很多学校不可能完全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但据我所知,很多班级会规定手机不能进教室,要手机关机,放在书包里,然后放进门口的储物柜”。


  调查中,80.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周围带手机入校的未成年人多,其中14.2%的受访者表示周围的未成年人几乎人人带手机入校。


  金红梅介绍,现在很多班级都有自己的班群,用来进行班级事务的沟通,也会有自己的学科群。“我们班就有一个数学群。现在是假期,每天早上8点我都会发一些数学方面的新闻、激励性的信息,也会提示一下今天的数学作业。有的同学会在群里提问,我会在班群里回答,其他同学也能借鉴,可以减轻班级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程度”。


  林园认为,学生带手机入校首先会影响课堂纪律。其次,手机上有很多干扰学习的因素,即使在课间拿出来使用也会给其他同学带来影响。


  调查中,68.8%的受访者认为学生带手机入校会分散课堂注意力,56.0%的受访者认为会造成视力下降和近视,其他影响还有:会受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影响(48.1%),影响课间体育活动(44.4%),学生变成“低头族”,影响人身安全(42.9%),减少了学生现实生活交往的机会与动力(31.5%),导致产生攀比心理,影响心理健康(24.0%)等。


  “教室里一旦有一个人使用手机,别的孩子都会凑上去跟着看,会形成带手机的风气。所以教室里不让带手机,是很正常的。但是学生中午可以在楼道里、校园里、图书馆里打开手机查资料。有些课程也需要用手机,比如英语课,老师可能需要学生用手机调出英文资料。”金红梅说。


  陈静表示,有些同学会因为玩手机耽误写作业,晚上还熬夜。但这不能算是手机的问题,是个人自制力的问题。


  “我读书的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需要自己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现在的孩子可以用手机直接搜索,这样就不会因为两三道题而跟不上这一章的上课内容,从而影响学习的信心。”金红梅认为,手机可以帮助学生查阅资料、减少两极分化、克服学生学习的客观性差异。“手机也有不利的方面,克制力比较差的学生容易沉迷,在学习上找不到快乐感、自信感,就通过手机游戏去获得成就感”。


  76.4%受访者支持幼儿园和中小学禁手机


  调查中,76.4%的受访者支持幼儿园和中小学禁手机,13.8%的受访者不支持,9.8%的受访者不好说。


  徐光兴认为,未成年人对有害的信息缺乏辨别能力,网络上很多有害的信息也在迎合未成年人猎奇心理。


  在林园看来,现在每个学校都有“翼校通”之类的通讯卡,如果孩子真的有事情找父母,可以通过这个电话卡,用学校的固定电话直接拨打,非常方便。没有必要通过手机来联系父母。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学生带手机入校很难完全禁止。”金红梅对记者说,怎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是一个大问题。


  调查显示,52.0%的受访者认为幼儿园中小学禁手机不应“一刀切”,对此,28.6%的受访者不这样认为,19.4%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在陈静看来,初中、高中生应该有一定的自制力了,而且大多数都以学习为重,完全禁止学生带手机没有必要。


  “我在国外参观时,看到有的教室统一配备了iPad,由教师控制,这是很好的举措。”金红梅认为,对于学生用手机,家长首先要积极引导,“我教数学,但在其他科目没法给予我女儿很大帮助,所以我女儿用手机学诗词我是很支持的”。


  “带手机入校对年幼的孩子明显是不利的。”徐光兴认为,如果有需要,可以给幼儿、少年配备专用手机,对手机上的信息进行甄别和控制。他建议学校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手机使用教育方面的课程,在孩子入学的时候发放宣传手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品芝 实习生 顾凌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孙静波】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