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A股公司董秘:2018年辞职达202人

A股公司董秘:2018年辞职达202人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8-09-13    浏览次数:

2018-09-13                           国际金融报 


作者:邹煦晨


截至9月7日收盘,A股3541家上市公司现任董秘平均在位时长为3年10个月19天。

(原标题:今年A股公司辞职董秘多达202人 揭秘董秘的背后世界)


日前,“董秘”成为一则“洋葱新闻”的主角。


杭锅股份董秘濮卫锋被前来调研的研究员和私募打了,原因是因为该董秘说自家股票10元随便买,结果股票跌到了6元。


虽然很快被证明是一个玩笑,但也让董秘这一职位引起大众关注。


相信不少读者对上市公司董秘充满好奇,或想担任董秘,成为上市公司的高管。


为此,本报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带各位看官进入董秘的世界。


1


A股董秘现状


截至9月7日,东方财富数据显示,A股共有3541家上市公司,其中3056家上市公司可以获知董秘的学位/学历。


在已获取的3056家上市公司样本中,最高学历为博士的董秘有102人,占A股董秘的3.34%;最高学历为硕士的董秘有1548人,占比达50.65%;最高学历为本科的董秘有1223人,占比40.02%;最高学历为大专的董秘有183人,占比5.17%。


其中,已知最高学历为硕士和本科的董秘,占比达90.67%。甚至以整个A股上市公司的董秘总量来算,这两个学历的董秘,依然占总数的78.25%。


值得一提的是,最高学历为大专的董秘也较常见,有183家以上A股公司的董秘最高学历为大专。


另外,截至9月7日,东方财富数据显示,3309家上市公司提供董秘年龄样本(样本有效性93.45%)。


在已获取的3309家上市公司样本中,年龄最大的董秘是李尚武,1945年5月出生的他197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一位经济师。他于1996年10月参加深圳证券交易所组织的董秘培训并取得董秘资格证书。曾任原贵州轮胎厂厂办主任,自1996年1月起任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另外,60后、70后、80后群体占上市公司董秘样本的比例分别为24.18%、45.91%、26.9%,合计为96.98%,70后是A股董秘的主力军。


值得一提的是,A股董秘舞台已经出现了90后的身影,90后董秘有53人,占已知年龄董秘的1.6%,占A股上市公司董秘总体的1.5%。


2015年-2017年,A股上市公司董秘平均薪酬连续增长,分别为46.47万元、50.24万元、55.39万元;2017年A股上市公司董秘薪酬中位数为42万元。


另外,截至9月7日收盘,东方财富数据显示,A股3541家上市公司现任董秘平均在位时长为3年10个月19天。


截至9月12日,9月份A股已有10位上市公司董秘辞职,平均达到1天0.83位。至此,2018年A股共有202位上市公司董秘辞职。


而近三年共发生762起上市公司董秘辞职事件。


上述董秘离职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就职上市公司存在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一位上市公司前董秘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前公司是一家家族企业,董事长经常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致使工作量比较大。另外,公司上市后,董事长等人“得意忘形”,对帮助上市的董秘显露出鸟尽弓藏的意图,使得工作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后来,这位董秘提出辞职后,董事长没有对其进行挽留,目前公司已经实现家族内部人士大会师。


而另一位IPO未成功的公司前董秘离职是为了避免风险。他对《国际金融报》表示,公司的入股资金存在问题,还有一些其他问题,所以选择离职,避免风险。


2


董秘“炼”成记


按照官方说法,公司董秘应当具备履行职责所必需的财务、管理、法律等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质,并取得交易所颁发的董秘培训合格证书。


在一位计划考董秘证书的上市公司公关经理眼中,董秘是上市公司或准上市公司中一个特殊、特有的职位,是一个要求颇高、职责重大、富有挑战性的岗位,可谓责任与风险并存。这位PR MANAGER最近正在扩充董秘相关的知识储备,准备考取董秘证书、迎接新的挑战。


一位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的律师的看法更偏向法律法规的角度,在他眼中,董秘是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对外负责公司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对内负责股权事务管理、公司治理、股权投资、筹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保障公司规范化运作等事宜。


事实上,作为一个上市公司或准上市公司的重要职位,我国法律法规对董秘有着明确的要求。


著名律师严义明对《国际金融报》表示,法律法规要求董秘:


一、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从事秘书或管理工作三年以上;


二、有一定的财务法律管理计算机应用等知识,良好的个人品德,严格遵守法律,忠诚履行职务;


三、不兼任公司监事;


四、不具有公司法57条规定的情形;


五、承担法律责任,负有诚信义务,不以权谋私。


关于哪些人士不得担任董秘,法律法规也有说明。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屠永军对《国际金融报》表示,下列三类人士不得担任董秘:


一、最近3年曾受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


二、曾被证券交易所公开认定为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


三、最近3年曾受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或者3次以上通报批评。


屠永军还表示,具备《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的任何一种情形的人也不得担任董秘。


关于《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对《国际金融报》进行了进一步解释,如: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二、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


三、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