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游戏人才:截至2018年6月末全国游戏企业招聘人数规模为42.8万人

游戏人才:截至2018年6月末全国游戏企业招聘人数规模为42.8万人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8-09-14    浏览次数:

2018年09月14日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13日电 对于国内巨大的游戏市场来说,一方面游戏人才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有很多人才却“报效无门”,这背后到底原因何在?


  据CNG和完美世界教育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8年游戏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特征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实际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2018年全年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市场销售收入预计将超过95亿美元。此外,由于电竞游戏的流行,围绕电竞游戏以赛事、直播等内容为核心,国内电竞产业逐渐形成规模,预计2018年,电竞产业规模将接近900亿元。现阶段,中国整体游戏及相关产业的规模仍不断发展,游戏人才成为其重要支撑之一。


  游戏产业在从业者积累较少的情况下,需求不断新增,存在较大的缺口。据CNG调查统计,截至2018年6月末全国游戏企业招聘人数规模为42.8万人,其中游戏开发、游戏运营与游戏设计占据主要比例。但拥有游戏产业从业意愿的大学生达到917万人,何无法填补缺口?一位高校毕业生告诉记者,自己为游戏策划的职位投了多家企业简历,但无一家回复,游戏企业真的缺人才吗?


  游戏企业“校招”屡遇尴尬


  虽然大学生对投身游戏产业格外“热情”,但伽马数据(CNG)分析师却透露,统计中发现,在TOP50企业里,校招仅有20家,游戏相关人才校招对新游戏企业来说非常困难,由于融入工作慢,培养成本高,所以校招仅适合部分企业。在企业与高校之间,需要“桥梁”填补“沟壑”。


  对于游戏企业来说,到学校招个靠谱的新人怎么这么难?据专业人士分析,其中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多年来我国游戏人才的培养还处于基础阶段,因为观念上的差异,在部分人眼里,游戏从业者并不算一门“正常”的工作,许多学生虽然并不缺乏投身游戏产业的“热情”,但鉴于家里的压力,往往望而却步。其次,国内开设专门游戏专业的院校还不是很普遍,一些开设该专业的,也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软硬件设施不齐全、师资力量方面欠缺等问题。


  由于游戏开发分工复杂,技术革新换代非常快,高校课程一般以培养综合素质为主,学生的实操能力依然欠缺,很多大学毕业生刚进入游戏公司根本不知从何下手,必须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此时,具有游戏企业“基因”的培训机构,如完美世界教育旗下像素种子等,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CNG相关报告显示,目前,游戏产业人才培养环节主要由高校、培训机构、企业自培三种方式组成。游戏培训机构数量增长迅速,设有游戏强相关专业的高校数量也在增长中。不同人才培养方式的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完善游戏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三种方式也能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2018年游戏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特征分析报告》显示,像素种子无论在人才培养经验、企业实力、品牌力量方面都可以使人才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在针对企业人才需求的特征上,也拥有自身经验、理解和成熟的解决能力。像素种子开办至今一年来,已累计培育人才200余人,现已实现100%就业,培育的人才受到业内欢迎。


  像素种子的教师体系多由优秀的从业者构成,对游戏产业与产品拥有深刻理解,综合素质优秀,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与整合能力,在培训过程中会自然地引导学习者形成创新能力、优秀的职业素养等。从其开设有游戏策划类课程,培养创意型人才可见像素种子对创新的重视。据CNG调查,目前无论是高校还是专业培训机构,对游戏策划类创意型人才的培养投入仍然较少,这也成为了像素种子的一种优势,为拥有好的游戏创意、游戏梦想的人才提供了更多就业方向与渠道。


  归根结底,游戏行业并不缺人,缺也只是缺有能力的人才,尤其是技术层面的人才。长期低门槛进入的从业者已经让游戏公司意识到不足,招募真正懂技术懂市场懂创新的人才是他们现在的重点。


  培养人才周期长 招聘难留人难成产业痛点


  在游戏产业,一个人才的形成需要至少3到5年,从磨练到成长,往往需要付出许多艰辛与汗水。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并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空间,“留人难”自然也成了不折不扣的产业痛点。


  CNG认为,游戏企业目前在人才招聘及培养上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点:一是招聘难。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仍存在差异,企业或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培养游戏新人,或同其他企业竞争市场中的存量人才,获取人才难度加大。大型游戏企业吸引人才能力强,造成了中小游戏企业人才引入困难、成本压力大。游戏策划类等创意型的人才十分重要,但国内仍缺少系统培育手段,造成了相关人才的招聘困难。


  通过CNG对企业招聘各类职位高频出现的任职技能要求作出统计,发现游戏开发与游戏设计类职位都具有较多的任职技能要求。游戏开发类职位的硬性要求集中在开发语言的掌握上;游戏设计类职位则对Photoshop与手绘等美术基础有较高要求。此两类职位仅拥有各自top10任职技能要求的招聘信息占比就达到八成以上,其中游戏开发占比80.9%,游戏设计占比83.9%,整体要求极高。


  同时,从具体职能来看,游戏设计类职位对人才的作品展示拥有特别要求,而游戏开发类职位则对开发经验和项目经验要求较高。这些均可以反映出游戏企业对实际操作经验的高要求。


  二是留人难。由于游戏产业人才缺口大,从业者的选择增多,跳槽涨薪的现象较为普遍,加速了游戏企业人才的流动性,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风险最为明显,要留住人才,就要付出更大成本和代价。由于人才跳槽产生的人才流失是游戏企业面临的重要人才问题,也是游戏企业长期具有较高的人才需求的原因之一。据LinkedIn统计,在全球各地区游戏人才平均在职时长方面中国处于最低水平,仅为23.7个月,不到两年就跳槽一次。从个例观察,游戏企业间的挖角与跳槽情况较多,个别情况更得到了媒体关注。


  “校招难”并非无解


  结合游戏企业人才的需求特征与招聘的难点,游戏人才可以积极进行专业能力培训,从提升技能、增长经验、培养创新、提升职业素养全方面提升游戏人才的能力以适应游戏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CNG认为,参加相关机构培训是提升游戏人才专业能力较为直接有效的方法。目前,游戏相关培训机构众多,有意愿从事游戏产业的人才可以直接进行专项课程的培训从而得到有效提升。部分游戏企业为了吸引人才实现人才储备,会不定期举行游戏培训活动,让学生在还未毕业的时候提前了解游戏产业,了解游戏制作的流程和标准。如2018年完美世界、网易游戏都组织了游戏“夏令营”的相关活动。


  CNG指出,游戏企业实习主要针对的是在校学生,当学生进行毕业求职时,可以有效增加其在求职中的竞争力。据伽马数据调查发现,有游戏相关工作从业意愿的大学生中,参加过游戏企业实习的占比很低不足10%,拥有游戏实习经验的人才将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正如游戏产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和日本,有着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大军力量在源源不断推动。中国游戏产业也需要越来越多像素种子这样的培训机构和平台站出来,为游戏产业发展破除障碍。如今,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成为游戏产业核心的命题之一。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整个产业都对游戏企业人才需求的痛点与现状给予正面关注,也为游戏人才及产业培育提供了肥沃土壤。


【编辑:于晓】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