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8 界面金榜
界面联合YEEANBX共同发布2019中国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榜,这是界面第三次发布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榜。在我们调研的近7万多名A股上市公司高管中,有6257位高管在2018年薪酬超过百万,其总薪酬和平均薪酬分别达到124亿元及198万元,与去年相比分别增加了31%、4%。
我们将2018财年年薪超过100万元的A股上市公司高管作为研究对象编制2019中国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榜。截至目前,共有3581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高管薪酬,其中有1503家上市公司高管上榜。2018年度66家公司完成IPO,今年年薪过百万高管人数也水涨船高,达到6257位,相比上年的4987位,增幅达到25%;相比前年更是增加了73%。
2018年方大炭素以重金回馈管理层的形式强势出线,管理层2018年年度薪酬总额达到1亿5249万元,远超2017年的814万元,同比增长1773%。从2017年方大炭素高管年薪均不达百万到2018年有5位高管年薪超千万,且原总经理、现董事长党锡江和原董事长杨光分别以4077万元(含2017年度奖金4000万)和4042万元(含2017年度奖金4000万)的年薪夺得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榜中第一、第二的席位。对比方大炭素2017年及2018年年报发现,2018财年营业总收入达到117亿元,同比增长40%,归母净利润为56亿元,同比增长54%,业绩不俗。
与往年相比,榜单的前五名进行了大换血,除了去年以4037万元拔得头筹的方大特钢(9.780, 0.03, 0.31%)原董事钟崇武,仍在前五之列,但名次稍有下滑,今年以4035万元的薪酬滑落到了第三名,其他高管皆为“新面孔”。
来自法国的Jean Marc Dublanc从2015年加入安迪苏并任董事、总经理,以3296万元(含2014-2017年度奖金2012万元)的年薪从去年榜单的第十一位上升到今年的第四位。
2017年只有204万年薪的方大特钢董事长谢飞鸣2018年身价劲升,年薪达到3170万元,同比增长1454%,排在第五名。
百万年薪高管虽多,但也呈明显的金字塔分布,1000万以上年薪的高管达到48人,与去年的15人相比,增幅达到220%,且超4000万年薪的高管也从钟崇武去年的solo变成了“高管boys”组合出道,新加入了来自方大炭素的党锡江和杨光,三人年薪总额过亿,队伍日渐壮大,实力不容小觑。年薪在100万至200万之间的高管人数达到了4553人,虽比去年多881人,但是比例上不相上下,依然占据73%的大比例。
在3581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1503家公司高管年薪达百万以上,其中温氏股份和三友化工年薪过百万的高管人数居多,均达到23位。在去年的高管薪酬榜单中,温氏股份只有17位高管年薪达到百万以上。三友化工2018年业绩平平,总市值与2017年相比稍有下跌,但年薪过百万的高管人数从2017年的两位上升到今年的23位,且管理层年度薪酬总额从2017年的2147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3449万元,增幅明显。
从企业性质上来看,在上榜的6257位高管中,2529人来自国有企业,占总数的40%;3728人来自民营企业,占总数的60%,其平均薪酬分别为193万元和201万元,虽稍有差距,但相差不大。
从A股上市公司所在地来看,广东不愧为百万年薪高管的高地,超过1/5的百万以上薪酬高管都诞生于广东公司,薪酬总额达到31亿4770万元,占所有百万以上年薪高管薪酬总额的25%。紧随其后的是北京和上海,分别有816位、668位高管年薪过百万。
从行业分布上看,在所有百万年薪高管覆盖的28个行业中,医药生物表现最为突出,有586位高管年薪达百万,较去年的482位,数量上升明显,超过房地产行业,成为最有“钱”途的行业。房地产行业一直是高薪行业,虽然面临“灰犀牛”的风险,但2018年年薪过百万的高管达到527位,同比增长9%。
本文由界面金榜研究员贾璐撰写。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