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30 北国网
从千禧一代到Z世代的群体划分,到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的论战。在国内经济持续增长期中,消费结构变化大潮中涌现出“升级一代”。iResearch近日推出的《中国“升级一代”女性服装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在中国不同的地域空间、年龄层次、消费力人群中,浮现“升级一代”女性群体。“升级一代“女性中,6成以上的人花更多的钱在“服装”上。而除了“买买买”的消费习惯,“升级一代”女性早已将对钱的“任性”转变成了对美的“挑剔”,开始追求日常生活中美学设计等方面的精神诉求。
入选“升级一代”女性群体的都是哪些人?
报告认为,在中国不同的地域空间、年龄层次、消费力人群中,浮现“升级一代”女性群体。她们年龄在30岁以内,成长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她们对信息资讯的获取更加多元与快速;接受较为良好的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父母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经济压力较小,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消费。
“升级一代”女性,更重视自我表达,注重生活品质。结合城市分布、年龄段、职业与个人收入等属性,升级一代女性其实大体分为四类:买买买的职场女性、渴望改变的工薪学生族、有钱追格调的“小镇姑娘”、共性价比潮流消费的工薪与学生一族。
尽管这四类人的阶层、年龄、职业、收入,甚至钟爱的时装品类都各有侧重,但都呈现出审美意识觉醒这一“审美升级”态势。
“爱美”生意成网购时代“她经济”代表
在经济上拥有充分消费空间让如今年轻一代的女性可以更为大胆拥抱她们的爱美之梦,而电商网购的发展,不但消解了过去线下购物时存在的商品流和信息流客观隔阂,让消费者能接触到各类品牌,同时也逐步缩小了在过去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的消费档次差别。
《中国“升级一代”女性服装消费洞察报告》显示,“美妆个护”和“服装”这两大“爱美”生意,同时登上了一二三线年轻女性网购商品类型分布榜的前两位。
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年轻女性美妆及服装的网购率略低于一二线城市,但依然超过了70%。报告认为,借助电商、社交媒体、时尚资讯、直播等渠道的辐射,三四线城市的“审美”消费欲望正逐步得到满足,网购率也迅速向一二线城市看齐。
淘宝、蘑菇街、小红书等具有电商、社区属性的平台,近年来进军电商直播行业,营造时尚内容、生活方式内容的社区,加快了时尚信息在一二线以及三四线城市之间的流动,从而进一步拉近了两者间的时尚“审美”信息差。
超6成“升级一代”服装消费占花销的20%-30%
此外,在体现“升级一代”女性具体消费力上,报告中的调研数据显示,有37%“升级一代”女性会将个人支出的20%花费在服装购买上,而有28%的“升级一代”用户,会更进一步把这个数字提升到30%。
报告显示,有近三分之二的消费者表示自己平均每月在服装购买上的支出超过了500元大关(折算成年消费金额就是6000元),这其中有近7%的用户甚至将这一数字提高到每月2000元以上。
根据调研,“升级一代”在消费过程中,除了很自然地看重性价比之外,也更愿意为优质、符合自我表达的产品去支付溢价。
报告认为,“消费升级”将跨入“审美升级”阶段。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商品丰富程度的提高,更多时尚设计元素的传播,国民已不再仅仅看重“生产能力”,会逐渐培育自我日常审美的“生活能力”,从而提出更多精细美化日常生活的需求,这一转变在中国一二三线城市更广阔市场中同步进行。
在这样的用户心理背景下,以体现“格调潮流感”、能够给予用户分享体验为特征的“审美升级”,也就自然而然将成为接下来商家品牌们所必须认真作答的一道题了。
(责任编辑: HN666)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