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2019数字中国指数报告:河南这仨城市进步最快

2019数字中国指数报告:河南这仨城市进步最快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9-06-13    浏览次数:

2019-06-13                         河南商报


腾讯研究院日前发布《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从数字产业、数字文化、数字生活和数字政务四个方面,反映了我国的数字化发展趋势。


其中显示,河南在数字中国总指数省级排名中居全国第6位,中部省份首位,增速达92.3%,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2.2个百分点。


河南在稳定郑州发展核心城市的数字化同时,也在努力推动省内实力偏弱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呈现出“省会核心引领、地市节点带动”的发展态势。其中,驻马店、许昌、周口三个市数字经济排名位次提升量,进入了全国前十。


数字产业指数:郑州全国第8,中部城市第一,远超杭州、南京和厦门


腾讯研究院日前发布《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产业指数高速增长,总体增速为184.1%,互联网成为这轮数字化进程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


从数字产业省级排名来看,广东依然是高分领跑,但增速却略低于平均值,《报告》认为其已处于数字产业发展的成熟期。而河南与山东、江苏、四川等省份,则属于“双高”省份,不仅在数字产业指数方面拿到了相对较高的分数,在数字产业指数增速方面同样得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正处于数字产业发展的黄金期。


这种增长的活力,从数字产业指数城市排名上升前10榜单中可以窥知一二。榜单上近三分之一的城市来自河南省,其中驻马店2018年排名上升45位、许昌上升42位、周口上升32位。


而数字产业指数城市排名上,省会郑州也在2017年第9位的基础上,排名提高了1位,位列全国第8,中部城市第一,远超杭州、南京和厦门(详细见表)。这意味着,河南在稳定发展核心城市的数字化同时,也在努力推动本省实力偏弱的城市数字化转型,由点及面,中心辐射效果明显。


作为全国人口、农业和制造业大省,《报告》认为河南有着巨大消费市场和丰富资源,河南不仅拥有了“云、网、端”等信息基础设施优势,还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国际互联网专用数据通道,并出台可以系列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帮助制造业、工农业等传统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预期未来数字产业仍将持续高速发展。


不过《报告》数据同时显示,作为数字时代重要基础设施的云计算,我省在使用量上还待提升。


目前用云量高度集中,用云量排名前六的省份,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合计占比已达到了88.75%,用云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合计用云量占比达到73.19%。而河南在全国省份中排名仅为第14位,郑州则在城市排名中列第19位。


不仅如此,在用云量增速较高的16个城市榜单中,也没有河南城市的身影,多是来自新疆、西藏、黑龙江、四川等省份的城市,《报告》提到,这些地区通过云计算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等方式,迅速提升城市用云量。


数字政务:河南享受云计算下沉红利,数字政务方面投入增加


数字政务方面,《报告》中提到,郑州、济南、西安等中部省会城市表现亮眼。


而数字政务水平提升主要表现在,政务公众号数量增长以及累计粉丝数的增长,与2017年相比,政务公众号增幅超过61%。数字政务可以提供的服务丰富度也在提升,以郑州为例,“郑州警民通”已经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完成很多证件的申领过程,这表明郑州数字化政务服务在多元化发展。


越来越多的民众把政务数字化当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务公众号无论从文章点击量,还是服务菜单月点击量,都有了比较大的提高。


《报告》认为,在数字政府方面河南表现亮眼的背后,是对于数字政务的投入。


河南省人口众多,郑州作为省会城市,这些年已意识到,政务的数字化程度越高,可以有效简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政务服务的便利度。在数字政务水平的同时,往往需要打破传统的制度流程等限制,将更有可能有利于营商环境提升的制度创新。


因此,河南十分重视数字政务领域的投入。近年来,河南出台了多项文件,支持数字政务的建设,取得诸多进展。早在2016年,郑州、洛阳、济源就被列入80个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探索“互联网+民生”。2018年,河南“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写入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河南也享受到了这些年云计算红利加快向中西部下沉的机遇,2018年,中西部地区政府领域用云量增长了超过30倍,使得更多政务服务可以便捷高效地完成数字化。2018年5月,河南省也出台了《河南省政务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指出要把能上云的政务信息系统逐步向省政务云迁移。


数字文化:下沉城市增速高 短视频成“后起之秀”城市最爱


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和信息消费的主流形态,数字文化也《报告》做了重点分析。


2018年,中国拥有6.75亿网络新闻用户、6.12亿网络视频用户、5.76亿网络音乐用户、4.32亿网络文学用户,在整体网民中占比均过半,这些数字文化产品深刻地影响大家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表达方式。


河南在数字文化的消费方面排名全国第3位,仅次于广东和江苏,显示我省数字文化消费活力走向全面释放。但分城市来看,在数字文化方面郑州却排名第13位,这意味着,河南的三四线城市数字文化非常活跃,南阳、开封、洛阳、周口、新乡、信阳、安阳、驻马店、许昌、焦作等都进入了数字文化100强城市。


目前数字文化增速来看,三四五线城市是比头部的一线城市高,在数字文化增速前100的城市中,五线城市占比80%。


有意思的是,不同城市在数字文化消费方面,偏好也明显不同。相对而言,一线城市更偏好视频、新闻等产品,而后线城市则更偏好文学、动漫、音乐、短视频等。特别是这些年新媒介形态短视频,几乎是数字文化“后起之秀”们的最爱。


以郑州为例,数字文化中短视频品类方面,在全国排名第四,仅次于北京、石家庄、深圳,文学方面郑州拿到了第十,在新闻、视频等分项,郑州的排名都在十名之外。而在中原城市这个范畴来看,短视频依然是最受欢迎的数字文化产品。


“短视频、视频产品在数字文化中占比增加,其实体现了科技推动文化创作形态的变化。”腾讯大数据院人士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网络带宽的提升,让人们可以享受到的媒介承载实现了从文字、图片向音频、视频的演进,而未来技术的发展,还会进一步丰富媒介的形态,为三到五线城市留下弯道超车的机会。


此外,媒介融合的趋势也非常明显,比如网络文学的IP,时下可以改编为动漫、游戏、影视剧;新闻与短视频的融合,也带来了传播的新形态。


责任编辑:wyrebecazheng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