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未婚青年:70.2%不希望父母介入自己择偶

未婚青年:70.2%不希望父母介入自己择偶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9-06-20    浏览次数:

2019-06-20                              中国青年报


  现在不少父母都会参与子女的择偶。比如,有专门为单身子女父母建立的微信群,群中父母互相交换子女信息,父母认可后再让孩子联系见面。还有的父母会在孩子相亲前,提前考察对方情况。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53名未婚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0.2%受访青年不希望父母介入自己的择偶问题。对于有些父母在孩子相亲前就替孩子把关的做法,46.7%受访青年担心这种把关变成代劳。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未婚青年中,来自一线城市的占30.0%,二线城市的占47.9%,三四线城市的占19.0%,城镇或县城的占2.1%,农村的占1.1%。男性占45.8%,女性占54.2%。


  52.8%受访青年觉得父母为孩子相亲把关有必要


  家住江西南昌的95后林鹏(化名)在父母的安排下,相过两次亲,但都没有成功。“我并不排斥相亲,因为我平时比较宅、认识的朋友比较少,父母给安排相亲,可以多认识一些新朋友。他们也是希望我尽快解决人生大事,本身出发点是好的”。


  但林鹏同时认为,两代人之间的婚恋观念是有差别的,而且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了,自己的意见、想法更为重要。


  调查中,83.7%的受访未婚青年有过相亲经历。70.2%的受访未婚青年表示不希望父母介入自己的择偶问题,但其中34.9%的受访未婚青年表示父母已经介入了。


  在江苏扬州从事文职工作的95后杨静(化名)还没有相过亲,但之前的一段经历,让她不希望父母过多地干预和介入自己恋爱择偶。“有个男生追求我,我觉得没感觉、聊不来,就拒绝了。这件事情让我父母知道了,他们觉得这个男生条件不错,我应该和他相处看看,这让我觉得父母有点忽略我的个人感受”。


  调查显示,52.8%的受访青年觉得父母为孩子相亲把关有必要,46.2%的受访青年觉得没必要。


  “如果孩子愿意让父母把关,这是好事,毕竟父母比孩子阅历广,经验更多,可以给孩子多提供一个视角。但如果孩子不需要、不希望父母过于参与他的生活,那么父母不把关更好。”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肖雪萍认为,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表现为根据孩子的需求来调整自己关心和爱的方式。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一般父母想参与到子女的婚姻中,往往是因为他们很爱孩子,很关心孩子,但需要把握一个度。”肖雪萍认为,父母在孩子的婚恋问题上,可以提建议,但不该提要求,不要去主导。“父母需要多理解孩子的想法,而不是评价、批评。父母希望帮助孩子实现幸福,但不能一味地坚持自己的想法,让孩子听自己的。作为子女,有时总想要一股脑地完全拒绝父母意见,想通过这种方式证明自己长大了,但有时父母的人生经验更为丰富,可以学习和吸收,在心态上不能全盘否定父母的建议。同时也要保留自己的主见和认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杨静对记者说,她工作后,交际圈子很小,认识异性朋友的渠道也少,“但如果是父母安排的相亲,我会很介意他们在子女还没开始接触前,就对对方的条件进行评判。我觉得现在年轻人谈恋爱看重感觉,两个相处是不是来电,条件好不好只是附加的,而父母提前把关,看重的更多是物质条件,就算为子女筛选了可以相亲的对象,也很难满足子女的择偶需求”。


  父母在子女相亲过程中,在什么环节把关更合适?调查中,46.1%的受访青年认为是“孩子们谈得来,再跟父母介绍情况”。选择“父母参与子女的相亲,进行把关”“双方父母先交流,把关后子女再见面”的比例均不足两成。


  父母在相亲前就把关,46.7%受访青年担心把关变代劳


  去年夏天,90后董伟(化名)从法国毕业回国参加工作。由于在国外学习生活了4年,他刚回国时还不适应国内的节奏。起初董伟给自己的规划是,用一两年时间适应,等工作稳定下来,再考虑个人问题,但他的父母却十分着急他的婚恋问题。


  “刚开始我妈说想帮我在婚恋网站上注册一个账号,替我发布信息,我还觉得挺别扭的,觉得谈恋爱应该是自己的事情。不过胳膊拗不过大腿,最后还是让他们替我注册了。”董伟说。


  来自北京的90后刘艳(化名)说,在她参加工作一年后,父母就格外关心她的婚恋问题,不停给她介绍相亲对象,还特别关注她和相亲对象的进展,“我父母给我介绍相亲对象以后,经常问我你们聊天了没有、对方约你见面了没有等等。还跑到相亲角去给我找对象,一度让我有点难以接受”。


  调查显示,对于有些父母在孩子相亲前就替孩子把关的做法,46.7%的受访未婚青年认为这样有可能出现把关变代劳的现象,孩子会丧失自主性。46.1%的受访未婚青年觉得“过来人”能更好地提供经验和建议。


  董伟觉得,父母在替孩子参谋把关时,应该掌握好度。“我觉得如果女孩子给我留言发信息,父母却帮我回,就很不合适。后来就跟他们商量,可以替我浏览,如果有觉得不错的也可以告诉我,但其他的就不能再介入了”。


  刘艳说,她后来慢慢明白,父母着急是担心她嫁不好,不幸福。“在一次家庭聚会后,我和妈妈敞开心扉聊了一次,把择偶条件告诉了她,结果发现在根本问题上不冲突。我也开始接受她们去加入一些家长群,有男孩子的家长联系她时,我妈会先问我的看法,如果我觉得可以谈,她会再和对方家长聊,我觉得这样也挺好”。


  “在我的心理咨询工作中,不少年轻来访者会提到自己关于感情、婚姻、寻找伴侣这方面的困惑。特别是已经成年的年轻人,对和自己人生息息相关的事情却做不了主,没有主动选择的机会。”共青团12355平台心理咨询专家、北京杨苏心理咨询机构主任咨询师蔡燕苏认为,父母为孩子择偶把关,可以用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孩子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但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虽然自己的目的是“为孩子好”,却没有考虑到孩子已经成年,要为自己人生负责的事实。另外,有的父母过度代劳是因为对孩子过强的控制欲、支配欲。“父母过度参与到孩子择偶中,反映出了两代人关系边界不清晰的问题。这种亲子关系中,父母会特别想要影响孩子的人生”。


  “我不太想和父母聊自己相亲、恋爱的问题,主要是感觉观念上不太相同,双方都不太可能被对方改变。”杨静坦言,面对在婚恋上的不同观念,自己更多时候用“冷处理”的方式,避免针锋相对,“尽量避开深入讨论,能敷衍就敷衍”。


  刘艳觉得,如果完全不让父母参与自己的择偶过程,有可能会增添他们的焦虑,如果故意避开不谈,可能会导致自己和父母隔阂更深,最好是能有效地沟通。


  “父母年长,改变起来相对困难,化解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更多的时候需要年轻人意识到冲突的根源,不断自我发展,或者寻求专业帮助。”在蔡燕苏看来,未来寻找怎样的伴侣,是一个关于生活方式选择的问题,年轻人要明确个人在婚恋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自己明确了,才有可能真地认清方向。同时,年轻人要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表达清楚自己的诉求。


  她还建议,过度担忧孩子婚恋问题的父母,要多关心自己、培养个人兴趣爱好,过好自己的生活,给子女信任和自由。要学习有意识地后退一步,有为子女付出和帮忙的想法时,先问问对方需不需要,或者想要什么。“双方也可以就这个话题相互沟通,商量父母介入的尺度。比如父母可以管到什么程度,有什么原则必须坚持”。(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山)


责任编辑:胡梦飞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