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应届毕业生:78.6%受访称已找到工作

应届毕业生:78.6%受访称已找到工作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9-06-20    浏览次数:

2019年06月20日                     中国青年报 

 

  6月是大学毕业季。教育部数据显示,2019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同2018年相比,增加了14万人。“最难就业季”的说法又被提出。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找工作困难吗?毕业生如何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894名应届毕业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8.6%的受访毕业生选择马上就业,并已经找到了工作,3.8%的受访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17.6%的受访毕业生既未就业也未继续深造。要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66.4%的受访毕业生建议高校举办相关讲座、座谈帮助毕业生求职。


  受访应届毕业生中,文科生占32.2%,理科生占52.7%,工科生占14.0%。


  78.6%受访应届毕业生称已找到工作

 

  潘铭(化名)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与美的集团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就业合同。“我秋招时拿到了华为、美的、上海电气等多家公司的入职通知。因为我学校是航空航天体系的,所以同学中去这类公司的非常多,而我在行业上跨度就比较大了”。


  北京某高校硕士研究生应届毕业生周芷冉没有对校园招聘投以较多关注,“我还不想就业,申请了去国外读书,再读几年书,顺便了解一下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


  调查显示,78.6%的受访毕业生选择马上就业并已经找到了工作,3.8%的受访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另有17.6%的受访毕业生既未就业也未继续深造。交互分析发现,受访理科毕业生马上就业的比重最高(83.1%),然后是工科毕业生(80.1%);受访文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重最高(4.6%),然后是工科毕业生(4.5%)。


  周月林是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本科应届毕业生,她被深圳市某公立中学聘用。周月林非常满意这份工作,“拿到了几个入职通知,综合考虑后选了现在这个”。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届本科毕业叶心悦(化名)即将进入北京某出版社工作,她坦言对这份工作不太满意,“感觉本科生在求职时没有多少竞争力。但这个岗位离我的梦想职位更接近,而且北京离家比较近,所以选择了去那里工作”。


  调查显示,在工作满意度上,57.3%的受访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表示满意,其中10.2%非常满意。交互分析发现,受访理科毕业生对自己工作满意度最高(62.4%),文科毕业生(52.4%)和工科毕业生(51.5%)对工作满意度相差不大。


  “今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中国政法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王霆分析,今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就业总量又创历史新高,在整体的就业供给总量增加的情况下,对于应届毕业生还是很有挑战性。第二,现在整体的就业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压力过大的局面。企业的需求也在进行调整,很多企业在去年年底就已经开始延缓、甚至停止招聘。


  66.4%受访应届毕业生希望高校举办相关讲座和座谈帮助求职


  对于顺利找到工作,周月林认为,在校期间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是基本要素,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有道是‘打铁还需自身硬’,用人单位负责招聘的人都是‘火眼金睛’,很容易看清应聘者的水平。另外,大学生在求职时要自信地展现优势,会很加分”。


  潘铭认为,大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是很多公司评判其学习能力的重要参考标准,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要重视课业学习。“另外,不能等快毕业才开始准备求职,要提前对理想的用人单位进行了解,在大学期间就要积极丰富自己的实习履历”。


  叶心悦认为,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都对自我权益的保护、签约注意事项等重要问题不了解,容易遭遇求职陷阱。她希望,高校在毕业生的自我权益保护问题上进行辅导,多宣传法律知识。同时,针对学生求职中可能遇到的企业虚假宣传现象,有关部门能够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对企业进行约束,完善相关规定。


  大学生如何才能顺利地找到满意的工作?调查中,66.4%的受访毕业生建议高校举办相关讲座和座谈,64.1%的受访毕业生希望企业明确招聘岗位信息,提高招聘效率,62.0%的受访毕业生建议学校与企业保持良好沟通,建立良好的校园招聘系统。


  “学校和政府都要做好就业的相关服务和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更好、更多地寻找到就业机会。”王霆认为,第一,学校要建立起用人企业辨识体系,帮大学生筛选出真实的、有效的、高质量的就业信息,推动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第二,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需要更理性,加强人才测评技术,挑选与自己需求匹配的人才,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问题,而不能只关注履历或成绩优秀的学生。第三,学生在上学期间就要去实习,通过这个过程了解企业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这样才能够在大学期间就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培养和发展,按照企业所需去锻炼自己,进而顺利地尽快完成从校园到社会角色的转换。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周宁


【编辑:左盛丹】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