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安徽:2018年本科生初次就业率达90.38%

安徽:2018年本科生初次就业率达90.38%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19-07-09    浏览次数:

2019年07月09日                   合肥晚报


    我省高招录取正在进行中,有多少专业点可供选择?哪些专业就业率更高?……相信这些问题都是每年考生填志愿时会考虑的重点。7月8日,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发布《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2018年,安徽省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0.38%,按专业门类看,农学毕业生就业率最高达92.89%,此外报告还释放了多样热点信息。


    [35所高校设置两千多个本科专业点]


    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7月,安徽33所普通本科高校、10所独立学院共设置313种本科专业、2291个本科专业点,其中国控专业28种,141个专业点。特设专业79种,253个专业点。二学位9种、10个专业点。其他基本专业217种、1908个专业点。安徽普通高校本科学科专业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等两所部委院校共设置了107种本科专业,130个本科专业点。其中,中科大的天文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等5个专业和合工大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印度尼西亚语等6个专业填补了安徽省本科高校专业布点空白。除此之外,安徽省普通高校本科仍有110个基本专业和91个特设专业未布点。


    [工学门类专业占比超三成]


    截至目前,安徽省普通高校本科工学门类专业占比最高,达35.49%(2018年35.03%),其次为管理学门类、理学门类和艺术学门类,占比分别为15.84%、11.74%、11.13%,(2018年分别为16.03%、11.8%和11.17%),工学和管理学门类占比进一步扩大,应用型专业占75%以上。


    据统计,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结合我省专业布局情况,可以看出,我省已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本科专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与产业结构匹配度较好。


    [农学毕业生就业率最高]


    据统计,2018年末,全省从业人员4385.3万人,比上年增加7.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353.6万人,减少9.7万人;第二产业1263.3万人,增加3.8万人;第三产业1768.4万人,增加13.3万人。


    2018年,安徽省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0.38%。其中农学毕业生就业率最高达92.89%,其次分别是哲学91.89%,工学91.63%,管理学90.83%,历史学90.13%,艺术学90.06%,理学89.56%,医学89.00%,文学88.81%,教育学88.66%,经济学88.23%,法学85.03%。


    报告还同时公布了2018年安徽省高校初次就业率相对较低的20个本科专业包括:医学信息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国际政治、核工程与核技术、投资学、飞行器制造工程、档案学、特殊教育、理论与应用力学、西班牙语、天文学、教育技术学、管理科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财政学等。


    [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布点最多]


    哪些专业在高校中布点最多?据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安徽省布点数量较多的本科专业为:


    视觉传达设计38个;环境设计、财务管理、英语37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6个;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34个;电子信息工程31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28个;汉语言文学27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26个;产品设计25个;电子商务24个;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3个;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化学、动画、数学与应用数学、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2个。2019年布点超过22个的专业数达到25个,共布点695个。


    专业设置重复度高,一些专业就业率低。《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提出,建立高校依法自主设置和全省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引导高校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同时严格控制社会需求量小、就业率低的专业。


    2019年,安徽省将医学信息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国际政治、核工程与核技术、投资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财务管理、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个专业列入省控专业,在招生计划、专业增设等将有所限制。


    [这些专业鼓励高校设置]


    据悉,安徽省将鼓励设置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人工智能产业、数字经济、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航空航天装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同时,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撑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相关专业;培养复合型跨国经营管理人才;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健康养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工业设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质量品牌和标准化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重点产业相关专业;汽车、钢铁、有色、煤化工、农产品生产、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制造业等支柱产业相关专业。


    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相关专业;信用管理、家政服务业相关专业;新型显示、集成电路、语音技术、量子通信、“互联网+”、机器人产业、智能家电、数控系统、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现代中药等领域相关专业。(记者 唐萌)


[责任编辑: 刘晓君 ]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