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9 新华网
新华网重庆7月17日电(韩梦霖)为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切实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确保财政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不低于4%;到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办学条件基本标准;确保中小学教师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通知》在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上,提出要在六个方面发力——
广告
在“科学编制教育经费支出规划”上,优先保障教育基本公共服务需要,调整优化学校建设布局,既满足学生入学就学需求,又防止出现“空壳学校”。坚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严禁随意扩大免费教育政策实施范围。
在“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坚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巩固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对寄宿制学校和农村不足100人的小规模学校增加公用经费补助政策,加快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到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办学条件基本标准。
在“切实提高教师队伍保障水平”上,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区县财政教育经费优先保障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各区县要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本区县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实现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同步调整,确保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支持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特殊教育津贴标准提高至按30%计算。调整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标准,加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符合条件的教师按规定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
在“着力补齐教育事业发展短板”上,财政教育经费重点向贫困区县、深度贫困乡镇和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新增财政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到2020年,全市学前教育生均财政投入、财政教育总投入中学前教育占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在“精准聚焦服务重大战略需求”上,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实施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强高水平大学、学院、学科专业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服务区域和产业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在“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力度”上,加大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教材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和教研科研等投入,促进育人方式转型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扩大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加大教研活动、教学改革试验等投入。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