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4 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陈婷婷)随着职工福利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职工就业已不再满足单纯的加薪、升职,而是转向商业补充保险的提供。11月23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6年中国职工福利保障指数报告显示,超八成职工认为商业保险对自己就业上有重要影响。
《报告》显示,有高达80.3%的职工认为商业补充保险对于自己的就业选择有着“非常重要”或“重要”的影响,而认为“不重要”和“非常补充要”的职工仅为2.4%,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职工对商业补充保险的高预期相比,商业补充保险覆盖范围指数最低,(企业)商业补充保险覆盖范围和(职工)商业补充保险覆盖范围的指数值分别为61.3和52.3。
如此来看,加快商业补充保险覆盖范围成为提升职工福利保障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报告》指出,加快商业符合职工的根本利益,也是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并增强企业效益的必然选择。从调研来看,尽管企业认为商业补充保险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但未来1-3年打算在商业补充保险增加投入的企业比例却比较低。
保监会人身险监管部主任袁序成指出,保险业“新国十条”明确提出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应积极探索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据悉,中国职工福利保障指数报告的发布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等主办,平安养老承办,是中国的首个职工福利保障指数。指数选取我国36个大中城市开展调查。
职工除了对商业补充保险需求高外,《报告》还显示,企业提供福利保障项目时往往“重激励”、“轻保障”,公平性还有待提高,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先提高,正是我国职工福利保障处于基础阶段的一个特征,企业倾向于发挥福利的激励效应,做大蛋糕之后,实现普惠。
袁序成表示,福利保障指数采用多个维度覆盖广泛,能够给职工福利保障情况从整体上做出描述。此外,该指数通过职工调查的方式能够更为直接和有效的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为推进商业报信在社会养老医疗保障方面供给侧改革,更好的服务社会需求提供了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调研还显示,我国职工福利保障领域中长期护理、社保降费、税优保险等热点问题。针对老龄化的日益加深及新医改的推进,超过四分之三的职工愿意在现有社会医疗保险基础上增加一定缴费,承担晚年可能产生的部分长期护理费用,职工最倾向在养老院(疗养院)等护理机构中得到老年护理。因此,政府应该尽快统一模式,并对一些制度标准做出明确规定。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