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8 中青在线
今天,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中心发布的《2016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女性劳动参与率不断下降但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女性晋升存在“玻璃天花板”障碍,“全面二孩”政策或对女性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报告》显示,女性劳动参与率不断下降但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近10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变革的一大特征是劳动参与率稳步下降,女性劳动参与率相对于男性下降更快,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仍相对较高。2014年,与世界女性劳动参与率平均水平50.3%相比,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依然要高出约14个百分点。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低于男性,但该差距远小于世界平均水平。
《报告》显示,女性晋升存在“玻璃天花板”障碍,女性职业级别到一定水平之后很难再有突破。具体表现包括国有企业女性管理者占比更低,女性管理者多处于中低层位置,女性管理者收入低于男性管理者。然而,女性管理者的受教育水平高于男性管理者。
此外,《报告》指出,女性工资水平普遍低于男性但差距呈缩小趋势。1995年我国的性别收入比为85.9%,2002年略有下降,达到84.5%,2007年性别工资差距进一步扩大,性别收入比下降到73.9%,到2013年性别收入比上升到78.2%。调查分析,虽然性别工资比在这些年有些波动,但总体而言,女性收入低于男性收入的状况并未得到改变,而且最近十年与过去相比还有扩大趋势。
《报告》分析认为,“全面二孩”政策或对女性就业产生负面影响。在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生育成本单位化的情况下,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将使生育对妇女劳动参与职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凸显。有些用人单位为避免孕产期用工成本增加,在招聘时“限男性”或“男性优先”,有些单位甚至不愿意招聘已婚已育、可能生育两孩的求职妇女。有些单位在妇女怀孕、生育时,减少其职业培训和晋升机会,限制其职业发展;也有些在女性怀孕时,不是劝诱流产,就是通过各种方面迫使怀孕女性辞职。此外,对于部分因生育中断工作时间较长的妇女,其职业培训需求得不到满足,返回劳动力市场时难以再就业。
此外,《报告》显示,女大学毕业生就业依旧困难重重。2014和2015年,男性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比女性高约10个百分点。然而,男性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与女性差距明显缩小,2014和2015年,二者差距均在两个百分点以下。劳动力市场上针对大学毕业生群体的性别歧视问题突出。(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叶雨婷)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