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读书笔记 > 精选书籍《华为工作法》

精选书籍《华为工作法》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0-01-15    浏览次数:

作者:黄继伟



伯特咨询为您呈现经典管理书籍的内容摘要,帮助高管们随时随地——拿出5分钟,读完这本书。



01.jpg



关键词1:在老板发现问题之前就解决它 -

对事负责制是依据流程和授权,以及有效的监控,使最明白的人具有处理问题的权力,是一种扩张的管理体系。——任正非


在发现问题之后,员工们的不作为或者漠视,体现了公司中企业文化的脆弱,反映了公司的执行力比较差。

任正非认为,作为公司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员工有义务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也有义务去解决这些问题,只不过这种义务不能仅仅是被动地等待授权,而应该增加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员工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并主动予以解决,而不是等待老板发现问题然后下达命令。

好的员工总是能够成为上司的左膀右臂,善于帮助上司处理一些潜在的问题,不用事事都等待命令。

在华为公司,任正非多次强调员工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主性,不用事事都向上级请示,对于那些已经有规定和已经成为习惯的事可以直接通过。他之所以制定这样的规定,一方面是为了缩减汇报和等待授权所耗费的时间,从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另一方面,任正非觉得员工在发现问题后如果想办法自己动手解决,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的执行力,而且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小。


一个好员工应当明确的是“我要为公司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公司要我解决什么问题”,在日常的工作中,也不要总是觉得公司或者老板发现的问题才叫问题,不要觉得老板下达指令的工作才叫工作。老板也是人,总会有疏忽的时候,也有一些问题难以顾及,也会有一些难题难以发现和解决,而作为员工,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帮助老板解决各种问题,因此帮助老板找出问题所在,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这才是好员工最应该做的。



- 关键词2:高效执行力离不开专注的精神 -

您想提高效益、待遇,只有把精力集中在一个有限的工作面上,不然就很难熟能生巧。您什么都想会、什么都想做,就意味着什么都不精通,任何一件事对您都是初工。——任正非


任正非在《华为基本法》的第一条就做了这样的规定:“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从大的方向上来说,保持专注是华为的战略安排;从具体的工作层面来说,专注是华为对每一个员工的战术要求。正因为在工作中能够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华为的员工才有着高度的执行力。


很多华为老员工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时,会提到这样一个原则:“一次只做一件事。”无论领导有什么样的命令,无论自己有多忙,都要坚持一件事一件事去做,只有完成一个任务后才能做另外一件事。因此,华为员工在工作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而不会因为其他事情而分心。


专注是成功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执行力的重要保障,不过任正非认为专注并不等同于时间上的投入,时间花得多,并不意味着就是专注,也并不意味着执行力就更加强,“明明可以在2小时内完成的工作却要花费14个小时来完成,这根本体现不出任何的专注”。


“专注”作为一种工作态度,实际上包含着敏锐的反思、高度的自律,专注的人会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以便继续改进和提升。而且专注的人通常具有高度的自律精神,不会轻易被琐事所干扰,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更不会随意浪费时间。



- 关键词3:科学合理的华为工作原则 -

一个领袖干什么?一个领袖其实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任正非


对于华为人而言,“重视重要的工作”,“先做好那些重要的工作”,是进行工作管理的重要步骤与环节,更是合理的任务分配与安排。不过对于多数人来说,真正的困扰在于,那些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好那些重要的事情?华为公司对此制定了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要衡量工作的价值。在选择工作事项的时候,员工要明确这是不是自己面对的最重要的事情,对自己产生的影响是不是最大,或者自己对这件事的需求和期待是不是最大,这件事能够创造的价值和带来的影响是不是最大。


其次,要花大量时间专注于重要的事。对于重要的工作,不仅仅要率先去做,而且做的时候要集中力量专注于此,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依据20/80法则,那些20%最重要的事情,所具备的价值在所有工作价值中往往高达80%,因此工作者需要花费80%的时间和资源来做好这些重要的工作,然后将其余20%的时间和资源分配给其他工作。而对于那些次要的、琐碎的事情,即便花费了80%的时间与精力,所能产生的价值与成效也不过只有20%。


华为人认为做好重要的工作是头等大事,但是琐碎的小事同样不能随意忽视,因为琐碎的事情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只不过考虑到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以及这些事情微弱的影响力,在解决时还是应该把握一些基本原则,也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时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进行集中处理,因为琐碎之事具有分散性,各种各样的琐事往往无处不在,它们毫无规律地分布在各个时间段,也可能分散在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而且它们从工作性质和属性上来说往往不是同一类工作。如果工作时按照顺序去解决,那么每一件琐事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在这方面,华为人养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那就是及时做笔记。及时记录是工作中的重要习惯,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工作方法,因为记录可以确保相关事项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同时也能够保证不会出现遗漏。华为人坚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日常工作中,他们会将所有事情进行安排并记录下来,重要的事情排在前面,琐碎的事会排在最后面,而对于那些在工作中突然遇到的小事也会及时记录在本子上。等到所有重要的工作完成之后,本子上剩下来的小事就一目了然。



- 关键词4:逆向思维总是不可或缺 -

我们要推行以正向考核为主,但要抓住关键事件逆向考事,“事”是“事情”的“事”。对每一件错误都要逆向去查,找出根本原因,以改进。——任正非《华为的冬天》


经过多年的发展,“敢于创新,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甚至进行逆向思考”,已经成了华为公司的风格之一,而且往往体现在具体的工作和管理中。

比如,如今几乎所有公司都在想办法优化流程,尽可能设计出更加完美的流程;而华为公司则采用了逆向思维,通过找出流程中的缺陷来打造更为科学的流程。

在华为公司,每条产品线上都会组建两支队伍——红军和蓝军。所谓的红军,其主要任务就是对某个流程进行规划,而蓝军存在的目的就是每当红军做出设计和规划,他们都会想尽办法来“捣乱”,“吹毛求疵”地找出红军设计流程中存在的各种缺陷。

蓝军的“挑刺”实际上就是一种逆向思维下的优化方式,这种方法可以使流程规划者更简单明了地看到流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而通过不断地完善,华为的流程会越来越科学合理,最终使得任务完成期限更易于掌握。用了逆向思维,通过找出流程中的缺陷来打造更为科学的流程。在华为公司,每条产品线上都会组建两支队伍——红军和蓝军。

所谓的红军,其主要任务就是对某个流程进行规划,而蓝军存在的目的就是每当红军做出设计和规划,他们都会想尽办法来“捣乱”,“吹毛求疵”地找出红军设计流程中存在的各种缺陷。

蓝军的“挑刺”实际上就是一种逆向思维下的优化方式,这种方法可以使流程规划者更简单明了地看到流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而通过不断地完善,华为的流程会越来越科学合理,最终使得任务完成期限更易于掌握。


第一,程序上的逆向思考。在多数时候,多数人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都是按照顺序去做计划,然后逐步向目标移动。若采取逆向思考,执行者可以将目标作为起点,倒着往前推算,确定好每一步要做的事、要完成的任务,这样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就可以以这些任务为短期目标,逐一去实现。


第二,方法的逆向使用。在工作中,多数人会采用常规手段来解决问题,这些手段都是业内所尊崇的方法或者已经成了大家的习惯,可是换一种与常规做法完全不同或者截然相反的方式,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常见的就是激励,在很多时候,人们都会认为激励是正面的鼓舞和奖励,但是反方向的挫折教育和批评、惩罚同样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


第三,换位思考。在思考问题时,很多人往往会与其他人发生冲突,尤其是在工作中,上下级之间常常因为意见相左而难以顺利沟通,以至于员工总是抱怨自己不受重视,抱怨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当员工对上级产生不信任感时,或许应该想办法站在上级领导的位置上来考虑问题,这样也许就能够了解领导的意图。在华为有这样一句话:“不要总是在想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而要想一想为什么公司让你做这些。”这就要求员工必须懂得换位思考。


第四,观念的逆向。每一件事情都能形成常规性的观念,但这些观念并非适合所有人、所有情况。比如,国际通信巨头的成功都是从城市实现崛起的,这几乎成了发展的一个共识;而华为公司由于条件不好,生存空间小,只能选择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样的选择就是一种观念的逆向选择。对于那些身处困境的员工来说,改变自己的工作观念是不错的选择。

第五,因果的逆向。因果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常规的做法是从原因那里来找结果,但从结果中也恰恰可以找出原因,并转化成原因。比如,华为公司以客户为本,产品与服务的提升都是为了确保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不仅如此,华为还强化自己的服务制度和反馈机制,及时从客户那里了解市场的动态,以此来改进自己的产品。



- 关键词5:不可轻言“我明白了” -

我觉得你们总结没有总结到深处,没有总结到痛处。你们不要像蜻蜓一样停在水的表面上,而是要像青蛙一样潜到水的下面去。事情是想好了才能干好,没有想好不可能干好,谋定而后动。——任正非


当老板或者上级领导布置工作任务时,很多员工都会草率地回答“我明白了”、“我知道了”或者“听清楚了”,但事实上员工真的听明白了上司的命令吗?

这个所谓的“听明白”指的是单纯地了解了任务的内容,还是明白了工作的重要性?是单纯地听清楚了领导的要求,还是理解了上司的意图?“我明白了”不能仅仅是一句敷衍的话,更不能是一个草率而不负责任的答复,因为想要确保执行过程中的高效率和准确性,就应当认真把握任务要求的每一个细节,理解好每一条重要的信息,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第一,认真倾听,不要多嘴。在接受命令的时候,员工要做的就是认真去听,不要找借口,不要找理由,更不要插嘴讨论。首先,无条件服从命令是员工的天职。其次,员工发表意见只会打乱领导的讲话节奏,而且由于无法认真倾听,会导致遗漏很多重要信息。在华为人看来,倾听是执行者必备的职业素养,华为人总是先听上司把话说完,然后再去说自己想说的话。


第二,做好记录,把握重点。为了防止自己听不全或者忘记上司说了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做好记录。华为公司要求每个员工掌握记录的技巧,养成记录的习惯,当领导下达任务时,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懂得及时做好笔记,填写任务记录单。在填写任务记录单的时候,员工会标注一些关键词,比如要求工作完成的时间、质量标准、具体数量、工作地点、责任部门等。此外,他们还会写上一些表达领导情绪的词,以突出工作的重要性。


第三,换位思考,用心理解。在接受任务的时候,应该从领导的立场和角度看待问题,从领导的语气、姿势、表情、态度上推测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领导的重视程度,并较为准确地揣度领导的意图。在华为内部的员工培训中,察言观色与换位思考是员工必须掌握的技能。


第四,积极回应,进行确定。为了防止自己在接受命令的时候听错或者理解错误,可以主动对上级的要求做出回应。比如,华为员工在倾听上级的要求时,经常会将上司的话重复一遍,然后委婉地表示“这样做可以吗”,这些小窍门既可以避免引起上司的反感,同时也能够得到更为肯定的答复。





相关书籍:

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平衡计分卡的本质、财务层面的战略主题

《零售的哲学》——密集型选址的开店优势、“单品管理”的核心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