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蓝光发展:95后杨武正临危接任董事长

蓝光发展:95后杨武正临危接任董事长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1-06-07    浏览次数:

2021-06-07                   新京报贝壳财经


千亿房企蓝光发展迎来“换帅”。


6月4日晚,蓝光发展公告称,蓝光发展董事长杨铿辞去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职务,改选杨武正为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改选陈磊为第八届董事会副董事长。


外界盛传,杨武正系杨铿之子。公开资料显示,杨武正出生于1995年,早前曾任职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兼投资发展中心副总经理。2020年5月,杨武正任职蓝光发展董事,今年5月转任蓝光发展副董事长。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2020年末,公司金融负债1162.26亿元,其中733.66亿元预计将于一年内到期。此外,蓝光发展还被质疑存在大量“表外负债”。


进入5月份以来,蓝光发展先后遭遇包括中诚信国际、标普在内多家评级机构下调主体信用评级。与此同时,蓝光多只债券价格短期内出现腰斩。以“16蓝光01”和“19蓝光02”为例,自4月19日至6月4日,两只公司债区间跌幅分别为42%、39.2%。


面对当前局面,95后的少帅真能掌舵好这艘千亿巨轮吗?


95后二代接班“千亿房企”


据蓝光发展公告,6月4日,蓝光以9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审议通过了《关于改选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的议案》。


公告中称,鉴于公司董事长杨铿先生辞去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职务,公司董事会改选杨武正先生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改选陈磊先生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副董事长。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杨武正早年曾在蓝光集团历练,而后进入上市公司发展。


蓝光发展2020年4月披露的一则公告显示,杨武正,男,现年25岁,硕士学历,持有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金融本科学历和英国华威大学金融硕士学历。曾任蓝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助理、蓝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兼投资发展中心副总经理。


2020年5月,杨武正任职蓝光发展董事,今年5月转任蓝光发展副董事长,如今又转正为董事长。


市场有传闻称,目前,公司资产出售事宜已被全权交给杨武正负责,甚至包括公司引入战投的动作也是杨武正在牵头。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今年4月27日召开的那场对蓝光发展而言极其重要的投资人电话会议上,杨武正承担着主要发言的角色。


面对“融创入主蓝光”的传闻,杨武正称,蓝光考虑在项目层面引入合作方,是以平衡公司短期现金流和长期发展考虑。有合适的机会,也会考虑在股权层面引入财务实力强的战略投资者。但杨武正同时否认称,“这仅是财务层面,不会考虑出让控股权,更不会甩卖公司。”


千亿蓝光与两千亿负债


伴随着蓝光发展近几年销售额迅速跻身千亿,隐藏在其发展背后的流动性危机逐渐凸显。


2015年,蓝光发展借壳迪康药业在A股上市,为时7年的上市之路终于完成,成为第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四川房企。


上市之后,蓝光发展开启快速扩张模式。Wind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5年,蓝光营收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7%。而上市后的2015年至2019年,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3.5%。


由此,蓝光发展顺利迈入千亿阵营,跻身地产行业20强。年报显示,2015年蓝光发展的销售额仅为182.72亿元,而2020年这一数字飙升至1035.36亿元,几年期间翻了5倍。


然而借助资本力量扩张同时,蓝光发展的债务问题也如期而至。


2020年半年报数据,蓝光发展踩中了“三道红线”政策的全部红线。其后,蓝光通过一连串卖资产等动作加速去杠杆。


2020年末,蓝光发展负债总额2194.2亿元,其中有息负债总额为722.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约27%;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3.03%、净负债率88.57%、现金短债比为1.06。从“三道红线”中其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要求来看,其仍踩中一条红线。


据贝壳财经此前报道,从去年7月份至今,蓝光发展先是将医药板块上市公司迪康药业,以9亿元的低价卖给汉商集团,后又在今年春节刚过,将旗下另一只优质上市公司、主营物业管理业务的现金奶牛——蓝光嘉宝(02606·HK)以48.46亿元的价格卖给碧桂园,手里仅留下0.42%的内资股,几乎全盘转让。


蓝光卖卖卖步伐并没有停止。


工商资料显示,今年5月底,蓝光旗下子公司——四川蓝光和骏实业有限公司已转让无锡和骏房地产有限公司53.17%股权,受让方为常州旭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5月27日完成工商变更。常州旭程由常州万科持股99%,珠海诚盈投资中心持股1%。


遭下调信用评级多只债券跌价


蓝光危机流动性危局迟迟未解,其所处的信用环境也在急速恶化,反馈到信用市场上,公司的主体信用评级遭机构下调、多只债券价格急跌。


6月4日早间,中诚信国际公告称,将蓝光发展主体和相关债券债项信用等级由AA+调降至AA,并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同步调降评级的债券包括“16蓝光MTN003”、“19蓝光MTN001”和“20蓝光MTN001”。


利空影响下,6月4日开盘,蓝光发展多只债券价格大跌,截至当日9点49分左右,“20蓝光02”跌19%,“19蓝光02”跌超3%、“16蓝光01”跌超15%。至当日收盘,“16蓝光01”价格报56元,同比下跌1.75%,“19蓝光02”报57.4元,同比下跌7.51%;“20蓝光02”价格则出现反弹,报50.2元,同比上涨11.56%。


据Wind数据统计,从4月中旬开始至今不到两个月,上述3只债券均已出现腰斩,自4月19日至6月4日,“19蓝光02”区间跌幅39.2%,“16蓝光01”区间跌幅42%。“20蓝光02”5月10日至今跌幅为40.2%。


根据公告,中诚信国际关注到,蓝光外部环境及政策变化加大公司经营及再融资压力,存续非银借款占总债务比重高、非银借款偿付能力弱,年内债券偿付压力大。


而除了中诚信国际外,国外信用评级机构标普、穆迪也开始动作,5月31日,标普将蓝光发展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B+”下调至“B-”。标普还将该公司未偿付的有担保美元债券的长期发行评级从“B”下调至“CCC+”。穆迪将蓝光发展的企业家族评级从“B2”下调至“B3”,同时,穆迪将蓝光发展的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


年报显示,2020年末,蓝光发展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85.32亿元,同比下降3.54%,少数股东权益278.64亿元,同比增加39.97%。


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2020年,蓝光发展少数股东权益一路上升,占比分别为23.6%、41.8%、50.9%以及60%;同期蓝光少数股东损益占比分别为-9.2%、10.9%、16.8%以及10.2%。


据此,有业内人士曾质疑,蓝光的少数股东权益以及损益的大幅度错配,即其少数股东权益占比增速远高于少数股东收益占比增速,可能存在着“表外操作”,即存在大笔民间借贷以明股实债方式隐藏在报表中。在2020年《年报问询函中》,上交所也问及此事。


6月3日晚,蓝光发展在回复函中称,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加剧,为获取更多的土地资源,降低投资风险,各房地产开发公司会选择与其他成熟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机构开展项目合作,少数股东权益在此期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同时,由于少数股东投入的项目处于不同的开发阶段,对各项目的投资比例也不相同,其在目前大部分少数股东投入项目未能结转收入的情况下,少数股东损益的增加较少数股东权益增加存在滞后性。公司目前少数股东损益较小是正常的,未来将随着最近三年少数股东投入的项目逐渐结转收入,少数股东损益将得到提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彭硕 编辑 赵泽 校对 赵琳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