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广西:科技工作者队伍素质提升 工作满意度提高

广西:科技工作者队伍素质提升 工作满意度提高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1-06-08    浏览次数:

2021-06-08                      澎湃新闻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广西科协5月26日举办了以“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为主题的服务科技工作者系列活动。活动期间,我区发布了第三次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

广西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朱其东介绍,广西科协继2010、2015年开展广西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后,2020年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广西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目的是客观了解广西科技工作者群体在工作、生活、思想、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状况和需求,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呼声。调查覆盖各类科技工作者群体,收到有效问卷6000多份。

两高一稳 队伍综合素质大幅提升

5年来,广西科技工作者队伍发生了哪些可喜变化?

“我区科技工作者队伍综合素质相较5年前有了大幅提升,可以简要概括为‘两高一稳’。”问卷调查组负责人告诉记者。

何谓“两高一稳”?

高学历科技工作者比例大幅提高。第三次调查中,我区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科技工作者占总调查人数的9.2%,硕士研究生学历的科技工作者占比为19.2%,本科学历科技工作者占比达52.4%。与2015年相比,大专及以下学历科技工作者的比例下降了7.4个百分点,博士研究生学历科技工作者的比例提高了5.8个百分点。

高职称科技工作者比例有所提高。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科技工作者具有正高职称的占比为4.1%、副高职称占18.1%,与2015年相比,分别提高0.5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无职称者则下降5.9个百分点。

一组数据佐证了上述调查结果。5年来,我区构建形成5大类自治区高层次人才认定体系,持续推进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八桂学者制度和特聘专家制度,拥有国家“五类”人才97人,比2015年翻两番。

“高学历、高职称科技工作者是创新的骨干力量,这一群体的增多得益于我区近年来多措并举建设高质量创新人才队伍。同时,该群体的壮大为下一步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奠定了良好基础,并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自治区科技厅人事处负责人表示。

“一稳”,即科技工作者队伍结构比较稳定。调查显示,我区科技工作者在现职单位工作的平均年限为9.4年,高于2017年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的7.5年;62.3%的科技工作者未更换过工作单位。

“上述数据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近年来全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环境持续优化,科研氛围好。广大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积累不断增加,归属感明显增强。”广西农科院人事处负责人分析道。

上升11个百分点

工作满意度不断提高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而科技人员工作满意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创新能力。因此探讨科技工作者满意度有现实意义。如何考量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收入、社会声望、发挥专业特长、工作设施条件、职称/职务晋升、工作稳定性、单位人际关系等因素成为重要指标。

调查结果显示,广西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不断提高。60.7%的科技工作者表示对目前所从事的工作满意,其中很满意的比例为14.5%,与2015年比较,工作满意度提高了11个百分点,很满意的比重提高了8.5个百分点。

科技工作者对工作稳定性的满意度最高,比例为59.7%;随后是单位人际关系(54.4%)、发挥专业特长(52.9%)、领导管理水平(51.5%)、单位社会保障(51.1%)、单位工作自主性(49.2%)、领导重视程度(45.8%)、自我成就感(43.4%)等。

广西科技工作者超时工作是普遍现象。科技工作者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5个小时,比国家法定工作时间40个小时高出5个小时,比2015年的42.3个小时提高了2.7个小时。34.7%的科技工作者需要经常加班。从年龄来看,35-44岁的科技工作者加班频率最高,45岁以上的科技工作者平均加班时长最长。

如何看待工作时间延长?多名受访科技工作者表示,一方面源于广大科技工作者甘于奉献、默默深耕的崇高品质;另一方面也表明八桂青年科技工作者使命感、紧迫感进一步增强,他们勇于担当、专注科研、自我加压,愿意为创新型广西建设挥洒汗水。

知识产权受侵害率降低了9.2个百分点 科研和学术环境状况明显好转

在全国率先实施引智项目经费包干制;开展人才薪酬制度试点……2020年5月,广西科改33条出台,近90个政策点全方位推进自主创新,创新生态更加优良。

调查显示,广西科技工作者科研和学术环境相较5年前有了明显好转。65.4%的科技工作者认为与5年前相比,广西整体的创新环境得到了改善,其中,15.9%的受访者认为改善非常明显,49.4%的认为改善比较明显;48.2%的科技工作者近3年从事过研究/开发活动,相比与2015年的46.9%提高了1.3个百分点。

曾经,一些科研工作者科学道德失范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专家剽窃他人成果发表论文、高校博导的专著大量抄袭外国研究资料……这些学术失范现象备受社会关注。

近年来,我区持之以恒加强科技监督和科研诚信建设,引导学术共同体自觉自律自净,营造了良好的科研生态。

学术不端行为的普遍性大幅度下降。调查显示,我区学术不端行为的普遍性大幅度降低。只有12.1%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现象比较普遍,比2015年降低了24.4个百分点。

知识产权受侵害现象大幅度改善。数据显示,仅有1.8%的科技工作者在知识产权方面受到过侵害,比2015年的11.0%降低了9.2个百分点,低于2017年全国第四次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的4.1%。

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决策咨询的渠道畅通。数据显示,37.3%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目前反映科技界问题情况、参与科技决策咨询渠道畅通,其中7.7%表示渠道非常畅通,29.6%认为比较畅通。

45.4%的科研成果实现转化

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明显加强

如何加快科研成果从书房到厂房,从书架到货架?我区想方设法破解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瓶颈。

科技成果成功转让,科技人员从转让净收入中提取的奖励和报酬比例不低于70%;扩宽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范围……3年来,我区先后修订了《广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配套出台《广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股权和分红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在职务科技成果确权、国有资产处置、科研人员激励等方面进行改革。这些政策红利换来科技成果转化的量质齐升。

调查显示,广西科技工作者科研成果产出和转化得到明显加强。在近3年从事过研究、开发活动的科技工作者中,71%取得了相关科技成果;科技成果产出率与学历、职务呈正相关,学历和职务越高,成果产出率越高。在近3年已获得科研成果的科技工作者中,45.4%的科技工作者表示其所得科研成果已转化为产品或应用于生产、服务。近3年公开发表过论文的科技工作者比例为39.9%,比2015年的33.1%提高了6.8个百分点;在发表数量上,广西科技工作者近3年发表论文平均数为1.8篇,比2015年的1.4篇提高了0.4篇。

同时,我区科技创新存在也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中,34.8%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我区原创性科技成果少问题突出,居广西科技体制存在问题的首位,其次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33.6%)、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32.2%)等问题。

来源丨《广西日报》2021年6月7日 第 007版新闻 李新雄

编辑丨周游 陈美静

初审丨黄祥豪

终审丨韦旭

原标题:《广西日报:第三次广西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显示 队伍素质提升 工作满意度提高》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