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中芯国际:核心技术人员吴金刚离职 曾任技术研发副总裁

中芯国际:核心技术人员吴金刚离职 曾任技术研发副总裁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1-07-05    浏览次数:

2021-07-05                 东方财富网


7月4日,大陆最大、最先进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公告突发一起核心技术人员离职事件:在公司工作20年的核心技术人员、技术研发副总裁吴金刚辞职!


值得一提的是,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在中芯国际5月20日发布的最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激励对象名单中,吴金刚作为公司两位核心技术人员之一,获得了公司16万股的限制性股票,对应当前中芯国际58.13元/股的股价,这部分股票市值近千万元,而授予价格仅为20元/股。2020年,吴金刚从中芯国际获得的薪酬总额为214.1万元。


对此,中芯国际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的技术研发工作均正常进行,吴金刚博士的离职未对公司整体研发实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技术研发副总裁不干了!


7月4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吴金刚博士近日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相关职务并办理完成离职手续。离职后,吴金刚博士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目前公司的技术研发工作均正常进行,吴金刚博士的离职未对公司整体研发实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据公告,吴金刚于2001年加入中芯国际,2001年至2014年,历任助理总监、总监、资深总监,2014 年至今担任技术研发副总裁,任职期间负责参与公司FinFET先进工艺技术研发及管理工作。


另据中芯国际2020年年报,吴金刚现年53岁,1995年至2001年就职于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研究院,1988年获得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20年,吴金刚从中芯国际获得的报酬总额为214.1万元。


根据公司与吴金刚博士签署的劳动合同、保密协议或条款及竞业限制条款,吴金刚自离职次日起的12个月内不得帮助公司竞争对手、为其工作、被其雇佣、向其提供服务、供应产品或充当公司的竞争对手;不加入任何与公司业务存在竞争关系的公司或为其提供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作为其投资人、股东、董事、监事、经理、顾问或扮演其他任何角色。


中芯国际表示,吴金刚博士在公司任职期间参与了公司的研发工作,期间参与申请的专利均非单一发明人的专利且均为职务发明创造。前述专利所有权均属于公司,不存在涉及专利的纠纷或潜在纠纷,其离职不影响公司专利权的完整性。


“目前,吴金刚博士已完成与研发团队的工作交接,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及研发团队能够支持公司未来核心技术的持续研发工作。”中芯国际称,公司通过长期技术积累和发展,已建立了完备的研发体系,形成不断扩大的优秀研发团队与深厚的人才储备,公司具备保持技术先进性、持续创新的人才基础,目前公司的技术研发工作均正常进行,吴金刚博士的离职未对公司整体研发实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中芯国际研发人员数量为2096人、2530人及2335人,占员工总人数比例分别为11.86%、16.02%及13.50%,研发人员数量保持稳定。


放弃近千万元市值限制性股票


记者注意到,就在近期,5月20日,中芯国际刚刚公告了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展开了一场“留人”大战。


根据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首期授予占比90%,自首次授予之日起五年内分期归属。首期授予名单中,吴金刚作为中芯国际两位核心技术人员之一,获得了公司16万份的限制性股票,占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比例为0.21%。


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价格依据本计划公告前1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价54.86元的36.46%确定,为每股20元。这意味着吴金刚将获得的这部分限制性股票对应当时中芯国际股票市值为878万元。


截至7月4日晚,中芯国际最新收盘价为58.13元/股,若以此计算,这部分限制性股票对应市值约为930万元。


根据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离职的,自离职之日起激励对象已获授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并作废失效。由此可知,吴金刚此次辞职,意味着他自动放弃了这16万股限制性股票。


从数量上看,与其他中芯国际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相比,吴金刚此次被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并不算多,其数量与中芯国际董事会秘书、副总裁郭光莉一样,而相较共公司另一位核心技术人员运营与工程资深副总裁、 公司附属子公司董事张昕,吴金刚所获限制性股票数量仅为张昕一半。


另外,从这期股权激励计划中,外界还看到中芯国际为留住公司“灵魂人物”蒋尚义、梁孟松等下了较大决心。


中芯国际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蒋尚义与联合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核心技术人员梁孟松均分别被授予了40万股中芯国际限制性股票,价值高达2400万元。


中芯国际两位灵魂人物


蒋尚义现年74岁,1968年于国立台湾大学获电子工程学学士学位,1970年于普林斯顿大学获电子工程学硕士学位,1974年于斯坦福大学获电子工程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曾在德州仪器和惠普公司工作。1997年,蒋尚义返回台湾,任台积电研发副总裁。2016年12月,蒋尚义首次加入中芯国际,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一职。2019年6月,中芯国际公告称,蒋尚义因个人原因和其他工作承诺,将不再连任。2020年12月15日,蒋尚义重回中芯国际。


梁孟松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博士,毕业后曾在美国处理器大厂AMD工作几年,在40岁那年(1992年)返国加入台积电。梁孟松在半导体行业里的从事经验高达35年,先后在AMD、台积电、三星从事芯片制造工艺的研发,个人发表论文350多篇,拥有半导体技术专利400多件。毫不夸张地讲,梁孟松是“半导体行业元老”、“行业传奇”、“国宝级人物”,被业界冠以无数的名号,又带领中芯国际从28nm到5nm五代的跨越。


此前,2020年12月15日,中芯国际现任联席CEO梁孟松辞职,不过从目前披露的股权激励计划等来看,通过多重努力,中芯国际算是基本留住了梁孟松与蒋尚义两位灵魂人物。


在之前梁孟松发布的辞职声明中,其就明确表示,其加入中芯国际3年来,基本上没有休过假,带领中芯国际从28nm进步到7nm,这是其它企业需要10年才能够完成了。


目前中芯国际已经完成了14nm工艺1.5万片晶圆/月的产能建设目标,接下来的重点是N+1、N+2代工艺,尽管官方一直没有透露具体多少,不过业界认为N+1工艺大概是8到10nm节点,N+2工艺则是7nm节点。


中芯国际是大陆最大、最先进的晶圆代工厂,年营收超过270亿元,台积电则是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晶圆代工厂,年营收超过3000亿元,从体量上中芯国际距离台积电还有较大差距。不过,在日前的股东大会上,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表示:“不同公司的比较,我想还是关注双方都可以做的事更为实际。各个制程如同列车的车厢一样,先进制程、成熟制程都是列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来源:e公司)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