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6 海外网
新华社台北7月22日电(记者陈键兴、姜婷婷)台湾5月本土疫情暴发,防疫三级警戒多次延长至今,经济民生受到严重冲击。岛内一求职机构22日发布调查报告显示,七成多受访就业者表示因疫情影响每月收入减少,减收平均数为11703元(新台币,下同),透露负债压力增加和担心被裁员比例都逾五成;近五成企业认为疫情对招募计划产生负面影响,一成三的企业下半年考虑裁员。
YES123调查发现,有63.3%的就业者和41.4%的企业评估今年疫情对台湾经济冲击大于去年;三级警戒下,上班族预估疫情对所任职企业的冲击时间平均数为5.7个月,16%的人认为在12个月以上,资方预估受冲击时间平均数为5.2个月,12.1%的企业认为在12个月以上。
调查显示,77.7%的就业者表示疫情致使每月总收入减少,在可多选的具体原因项中,“正职、本业收入减少”比例达81.3%,“兼职、副业收入减少”比例为37.7%,“投资理财收益减少”比例为24.2%;每月总收入因疫情冲击而减少的平均数为11703元,以当局公布的“经常性薪资”水平43040元推算,减幅为27.2%。56.8%的就业者透露,个人负债压力因疫情而增加。
关于资方的调查显示,48.9%的企业认为疫情对全年招募计划产生负面影响,比例高于去年的24.4%,其中有18.3%的企业表示考虑停招;58.3%的企业表示今年原有加薪计划,其中62.8%的企业透露因近期疫情而有所改变:22.7%考虑缩小调幅,考虑取消的比例为40.1%,高于去年的25%。
劳方还忧虑企业营运状况因疫情恶化,导致自己“饭碗难保”。调查发现,58.3%的人担心公司业绩下滑而被迫放“无薪假”(减班休息),54.6%的人担心被裁员。下半年考虑实施“无薪假”和裁员的企业的比例分别为14.7%和13.3%,高于去年的11.8%和9.2%。
该求职机构发言人杨宗斌表示,处于三级警戒下超过两个月,就业者经济压力变大,加上防疫期间人际疏离感增强,易衍生职场焦虑感,对未来感到茫然。劳资双方皆评估需五六个月才能走出疫情冲击,推算最快要到第四季度业绩才有望反弹。当局应提前部署“振兴方案”,带动岁末企业绩效,若获利回温,也让受雇者能多拿一点年终奖,弥补前三季度薪酬减损。
据了解,YES123于本月1至15日,对有工作的会员以网络问卷方式进行抽样调查,有效问卷共1212份,信心水准为95%;企业调查的有效问卷共923份,信心水准为95%。
《中国时报》近日发表社论指出,民进党当局预测经济成长率仍“亮丽动人”,但不能忽略台湾出现一群“疫情受害者”,部分人未受当局纾困政策照顾,经济不平等现象更加恶化。进入疫情三级警戒,许多业者、从业人员收入锐减甚至归零,当局针对特定对象发放纾困金,但许多生计陷入困难者不符合条件与标准,是疫情最大的经济受灾户。当局自满于整体经济成长率数字之余,也请多看看受重创的庶民经济,如不能给予支持、援助,将让更多基层民众沦入贫穷。
台疫情指挥中心22日公布:新增3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本土确诊30例;确诊病例中新增4例死亡。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