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3 中证网新闻
8月2日晚,任职不足4个月的中潜股份董事长陈春国宣布辞职。与董事长同一天任职的副总经理汪三明,则早在7月12日就宣布辞职。
此前,中潜股份2019年年度报告因虚增营业利润、存在虚假记载、未按规定披露日常经营性关联交易、收购大唐存储项目披露的相关公告存在误导性陈述等行为被广东证监局给予行政处罚,处罚的高管达10余人。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到,部分被处罚的高管任职期限都非常短。两年之内,公司董秘岗位换了3个人。
多位高管辞职
中潜股份8月2日晚公告,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长陈春国的辞职报告。陈春国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辞职后,陈春国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的规定,陈春国的辞职导致公司董事会人数低于法定人数,其辞职申请将在股东大会选举出新任董事后生效,在此之前其仍将按照相关规定继续履行相关职责。
值得注意的是,陈春国上任董事长时间不足4个月。公司4月12日晚公告,公司于2021年4月12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董事长的议案》,同意选举陈春国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自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四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
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到,除董事长外,近期还有其他高管离职的情形。公司7月12日晚公告,董事会收到公司副总经理汪三明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汪三明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汪三明未持有公司股份。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汪三明先生的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而汪三明在任时间仅为3个月。
虚增利润被处罚
回溯公告,中潜股份5月30日晚发布关于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告。
广东证监局认为,中潜股份2019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3728.71万元,虚增营业成本1154.28万元,导致营业利润虚增2574.43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62.08%。
此外,中潜股份2019年年度报告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2019年度,中潜股份与中天装备、惠州雅妍共发生经营性关联交易约3710.03万元,占中潜股份2018年期末净资产的6.78%。中潜股份在2019年年度报告中未按规定披露上述关联交易情况。
此外,中潜股份收购合肥大唐存储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大唐存储”)项目披露的相关公告存在误导性陈述。
依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广东证监局拟对中潜股份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5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长张顺,时任总经理、董事仰智慧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200万元罚款;对时任财务总监郭建兵、时任副总经理及董秘明小燕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5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秘卓泽鹏、时任董秘张继红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7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兼副总经理徐志宏、独立董事孙昌兴、鲍群、鲍金红,监事冯小燕、代利、李志慧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从披露文件看,部分高管在岗任职期限也较短。董秘明小燕任职时间为2020年4月8日至6月15日,董秘卓泽鹏任职时间为2019年4月24日至12月2日,董秘张继红任职时间为2019年12月2日至2020年4月7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