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6 财视传媒
北京财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财经领域创作者
8月13日,百合佳缘联合“iResearch”共同发布了《2021年中国当代不婚主义白皮书》。主要针对当代越来越多的“不婚人群”产生的背景、人群现状、背后原因以及婚姻态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和探究。
百合佳缘CEO吴琳光表示,“大量不婚人群的出现意味着伴随人们的思想和经济越来越独立,结婚不再是当代人的必修课。每个人都有选择“婚”与“不婚”的权力,而“不婚”并不代表不需要“爱”和“陪伴”。”
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单身人口总数约为3亿人,正处于第四次“单身潮”期间。而根据“职上职下”汇总各地民政部门数据统计,全国90后夫妇才刚过1000万对,而90后一代共有1.7亿人。正常情况下,应该有7000万至8000万对夫妇,但目前已结婚的90后不足正常夫妻对数的八分之一。不婚人群在单身群体中的占比约为25%。换言之,每4个单身的人中就有1个可能是不婚者。当前环境下适婚人群的婚恋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婚主义”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型婚恋观,社会婚恋发展趋势也随之而改变。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婚人群中,超过80%的人始终处于摇摆状态,这部分人群对于不婚的坚定程度,远不如坚定不婚人群高,在一定时间内存在着因为客观条件改变而改变自身想法的可能。
《白皮书》显示,不婚人群中,女性以29%的占比略高于男性,30岁以上的“不婚主义”占比近三成,而一、二线城市的不婚人群超过半数;45%是企事业基层员工,20%是职场的中高层人员;本科学历比例占比高达73%;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不婚人群,以47%的比例占据着首位,其次5001-8000元月收入的不婚群体占比为34%。
由此可见,绝大部分“不婚人群”通常伴有高学历、高收入的特点。他们通常经济上独立自主、生活中小资惬意,形成了一种“单身者自洽”的状态。
一方面,从“不婚主义”角度出发,不婚的原因可分为“被动不婚”与“主动不婚”这两个层面。被动不婚,是由于诸多不利因素而丧失择偶条件,人们被动无法结婚。50%的男性将其不婚原因归纳为“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撑婚姻”,而51%女性则认为是“没有遇到适合的对象”。这也是不婚人群被动不婚的主要原因。
主动不婚,则是人们选择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追求个人发展而主动地放弃婚姻。经济独立是“不婚主义”重要的支撑。此外,不婚人群通常认为婚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自由和发展,结婚给他们带来的弊大于利。期待婚姻之外的情感关系、遇不到自己适合的人、受外界影响形成不婚观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外界因素来看,适婚人口的不足、环境的限制、经济的可支配性等客观条件造成了年轻人“不能结婚”;从内在因素来讲,对个人主义的追求、价值观的转换、对单身文化的包容程度等,让更多年轻人主观地“不想结婚”。
不过“不婚”并不代表着拒绝任何情感关系,在不婚人群中,有63%的人群目前单身但曾经有过恋爱经历。“不婚主义”只是在当下选择不结婚这个状态,而不是真正抗拒恋爱关系的发生,有13%比例的不婚人群在积极寻找伴侣中。
《白皮书》显示,在不婚人士看来,婚姻等于制度,爱情并非婚姻的前提;恋爱则是享受当下,不被责任所束缚。关于“爱”与“婚姻”的问题认知上,34%的不婚人群认为结婚和恋爱是完全独立的两件事;持着“恋爱不一定需要结婚,爱过即可”、“婚姻应以恋爱为前提”观点的不婚人群占比均为20%。
每个人都有“婚”与“不婚”的自由。不过来自百合佳缘集团首席心理专家谈谭的建议到,“可以不婚,但不要放弃追求爱情。”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