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公募基金行业:大发展人才饥渴 年内442位新基金经理上岗

公募基金行业:大发展人才饥渴 年内442位新基金经理上岗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1-09-14    浏览次数:

2021-09-14              人民资讯


人民网人民科技官方帐号


「本文来源:证券时报」


公募基金大发展,行业规模超过23万亿元,产品数量超过8000只。作为行业的中流砥柱,基金经理队伍也在不断吐旧纳新。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行业共有442位新人走上基金经理岗位,相比去年同期增加30%。


整体来看,新基金经理走马上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从成立门槛较低的发起式基金做起,逐渐积累业绩;二是基金公司安排以老带新,与老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三是接手公司内部规模较小业绩一般的基金,在不影响公司整体业绩的情况下,慢慢提升管理水平。


今年来新任基金经理


人数超过400位


目前,公募基金产品数量超过8000只,远超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量。大量的产品需要管理人才,行业对于投研人员的需求持续提升。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9月11日,今年以来新上任的基金经理已达442名,而去年同期新上任的基金经理数量为339人,同比增长30%。


大型基金公司由于产品数量增加较多,人才缺口也更大一些,嘉实、鹏华、广发、华夏、南方等多家头部基金公司今年以来新任基金经理的数量都超过10人。嘉实基金新任基金经理多达15人,指数、固收以及权益投资条线的基金经理队伍都在扩充。


深圳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其实基金经理的新老更迭一直都在发生。公募基金行业蓬勃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新人走上投研岗位,成为基金经理的储备资源。而成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增聘和新产品发售,也会为新手提供管理产品的机会。“这对行业来说,是人才培养和储备机制运作良好的表现。”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总监曾令华表示,管基金的新人变多,但全行业基金经理总的管理时间仍然是增长的,平均管理年限并未下降。


同泰基金投资总监杨喆认为,今年市场风格转换,抱团股逐渐瓦解,市场热情集中在中小盘成长股,对大资金量的基金不是特别友好。管理规模较大的基金经理,在股票交易时会产生一定的冲击成本,很难获取短期行业轮动的收益。而且,较大的资金量被流动性限制,在参与市值较小公司的投资机会时会受到一定束缚。同时,行业中一批年轻基金经理快速成长,尤其是在抱团股瓦解的情况下,市场风格也更适合这些中生代基金经理。


明显基金经理


以老带新现象增多


今年以来,基金行业一些新的现象引人注意。部分“顶流”基金经理管理多年的明星基金开始增聘基金经理,例如,杨浩管理的交银施罗德新生活力和交银施罗德内核驱动分别增聘田彧龙和封晴为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同时,也有基金公司开始分配“顶流”基金经理接管“迷你基金”,希望通过他们的投资能力抢救一些濒临清盘的迷你基金。例如,诺安基金蔡嵩松今年5月22日接管了诺安创新驱动基金,该基金二季度末规模仅有6314万元;华安基金刘畅畅8月开始接管华安安华基金,这只基金二季度末的规模不足2000万元。


“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对公募产品的销售有很大的影响力。缺乏历史业绩的新生代基金经理很难获得投资者认可。‘顶流’与新生代基金经理共同管理,是为这些新生代基金经理提供实际操作机会、积累历史业绩及市场认知度的有效途径。”上海一位基金经理说。


北京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基金经理“新老搭配”对基金投资管理的影响不好判断。“搭配的模式可能是分仓,也可能是共同决策。是否有正向贡献,还要看实际的数据。”


229位基金经理离任


6年来同期最多


在大批新基金经理出现的同时,基金经理离职潮仍然凶猛。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0日,今年以来已有来自104家基金公司的229位基金经理离职。对比历史同期,今年的基金经理离职数量仅次于2015年,处于历史第二高位。


统计显示,2015年同期,共有247位基金经理离职。当年大牛市掀起公奔私大潮,全年奔私的公募基金经理接近250位。而在2016年至2019年同期,离任的基金经理数量就要少得多,分别为111人、120人、124人和166人。即使在基金经理变更频繁的2020年,同期也仅有186位基金经理离职。对比来看,今年以来离任基金经理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3.12%。另有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共有257位基金经理离职。


对此,华南一位公募人士表示,离职潮跟行业的迅速扩容有关。在基金产品数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基金经理的人数基数变大,离职的人数相应地也会增加。


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近两年,公募行业大发展,产品数量激增。基金经理快速扩容基于各种因素,如个人更好的发展、优胜劣汰等,离职数量上升是一个自然的结果。


华南一位基金公司人事部人士表示,对于基金经理而言,离职并非都是主动所为,不少基金经理的离任受业绩考核等因素影响,是不得不离开。今年以来,趋于极致的结构性行情对基金经理来说是很大的考验,下半年持续波动的市场和板块轮动的加快,进一步拉大了主动基金的业绩差距,部分基金经理“踩点”失误导致业绩落后。随着公募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基金经理优胜劣汰将成为常态。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离职人数看起来比较多,而实际上主要是由于基数的加大。


曾令华直言,今年离职基金经理的人数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但是比例增加的幅度并不大。“对比近三年同期的情况可以看到,2019年前9个月,基金经理离任人数为165位,占当时2076位基金经理的7.95%。2020年同期,离任185位,占2305位基金经理总数的8.03%,今年到目前为止有229位基金经理离任,占2613位总数的8.76%。虽然占比略有提升,但总体仍然是稳定的。基金经理基数变大是必须注意的背景因素。”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