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人力资本管理专家 人力资本管理软件-HCM
网站导航

首页 > 资讯分享 >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 中国企业:46%称其客户记录被盗用过

中国企业:46%称其客户记录被盗用过

来源: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发布时间:2021-10-11    浏览次数:

2021-10-11           信息安全调查员008


PWC“2018全球信息安全状况调查”显示,客户数据泄露成为中国企业信息安全的最大挑战,46%的中国企业称其客户记录被盗用过。是中国企业面临的网络安全事件中,发生比例最大的一类。


这份调研报告虽然出自2018年,但研究数据本身对网络安全防护方面具有极高的参考意义。


本次报告调研对象涵盖122个国家的9500位受访者,中国受访者超过460位,46%的受访企业年收益超过5亿美元。调查研究认为,企业可能遭遇的网络安全事件中,客户数据泄露是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网络勒索将会越发频繁,引发的财务损失可能会继续攀升。


据统计,中国公司中,有46%的受访者表示企业客户记录被盗用过,高于全球平均值35%。此外,遭到财物损失的企业占比38%,遭到商业邮件入侵的占比36%,这也是中国企业遭遇的网络安全事件中,排名最高的前三类。


前雇员比友商和黑客更可怕


调查报告称,42%的中国企业认为,与合作商和黑客相比前雇员是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来源,这一比例远高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财经》杂志报道显示,有80%的数据泄露是企业“内鬼”所为,黑客和其他方式仅占20%。


安全专家张俊贤表示,企业人员流动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前雇员携带前公司的信息去新公司,而国外的前员工在这方面的保密意识会更强。


中国一些企业机构仍然沿用传统数据防护方式,依靠保密协议约束员工行为,对离职员工更是无法监控,缺乏内部数据的技术管控策略。那么,要想堵住内部数据外泄,首选要明白有哪些泄密渠道。


内部泄密的渠道都有:


邮箱邮件


利用电子邮件转移窃取的公司资料占所有信息窃取的八成以上。很多企业不装软驱、光驱、USB接口,却没有办法避免员工通过电子邮件的窃取信息。


离职员工


一般情况下,一个为企业服务半年以上的员工,离职后会和公司现有员工保持频繁的联系,并且对公司的资料和状况表现出极度的热情,或者从之前在职时期过往资料中,找寻获取相关机密数据的方式。


人员失误


由于员工疏忽大意,将储存机密的设备丢失或将重要资料发送错误的对象造成数据泄露,这些带来的损失可能更甚于网络攻击。


所以,保护内部数据不能仅依靠制度约束作为唯一管理手段,应该通过“制度+技术”的管理策略来提升内部数据的安全性。


如何通过技术措施对数据进行保护?


1.数据加密:对交换数据进行加密,避免他人窥视。


当下企业核心资料越来越成为竞争主体的情况下,对企业核心数据进行加密显得尤为重要。


2.确保数据完整:保证数据交换的完整性。


数据加密传输,第三方无法通过技术等工具篡改已受保护的信息数据,确保数据准确和完整,避免欺诈、钓鱼等事件的发生。


3.权限管控:有效管控内部数据,不外泄。


内部泄密是机构数据泄露的根源之一,内部员工可能有意或无意的不当行为,是造成数据泄露的关键原因。研究显示,74%的数据泄露和内部员工有关。


政企制定严谨详细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的基础上,也要应用安全技术进行数据管理,如数据加密、数据防泄漏、数据溯源、数据分类分级、访问权限管控等策略,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


+86 (021) 6660 0069
总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518号宝华城市晶典大厦4楼

版权所有©伯特管理咨询公司   沪ICP备1202500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69号

微信

顶部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专业积累
企业愿景
客户名录
加入我们
职业发展
员工留言
诚邀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管理咨询服务
人力资源战略
定岗定编定薪
绩效激励体系
员工能力开发
人力资本管理
组织效能诊断
选拔招聘服务
人力资本软件
培训与发展
领导力
训练营
体验式学习
大脑引擎
精品课程
资讯分享
原创文章
读书笔记
人力资本数字新闻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