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5日 中国青年报
加班对当下一些职场年轻人来说是常事。年轻人是否知晓劳动法关于加班时长的相关规定?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会怎么做?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wenjuan.com),对164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8.5%的受访者知晓劳动法中关于加班时长的规定。面对过度加班,超半数受访者会要求涨工资或减少工作量。62.7%的受访者建议学习劳动法,保护自身权益。
78.5%的受访者知晓劳动法中关于加班时长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 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调查显示,对于此规定,78.5%的受访者表示知晓。
目前在武汉一家国企工作的龙明(化名)虽然知道国家对加班时间有一定限制,但对具体内容不太清楚。他感觉,目前所在的单位是基本按照要求做的。而之前所在的上海某外包公司,加班频繁,基本不会遵守这个规定。
虽然对于劳动法中关于加班时间的规定并不太清楚,但在北京一家商业银行工作的王洁确定,自己的工作单位肯定没有遵守相关规定,有部门经常需要工作日加班很久,周六日也会加班。“公司里也没有人跟领导说要求加班工资”。
面对过度加班,超半数受访者会要求涨工资或减少工作量
如果加班太多,难以承受,你会怎么办?调查显示,54.8%的受访者会直接要求涨工资,52.2%的受访者会找领导沟通,减少工作量,41.3%的受访者会建议领导招人。
谢东(化名)现在在广东一家公司工作,因为几个月前上了新系统,他的工作变得无比繁忙。谢东跟领导申请招人。公司倒是很快招到了人,但新人需要先培训,不能立即干活,也让谢东有点头疼。好在最后领导协调将现有工作量分出去一些,工作强度有所减轻。谢东直言,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涨工资,“只要工资到位,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下去的”。
在北京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的90后晓丹(化名)表示,因为刚开始工作,可以接受加班,“这是一个可以让我快速成长的过程”。但她不想一直持续这样的状态。如果能力达到了一定高度,她会更多地考虑生活和家庭。晓丹认为,人生不能只有工作,还有更多美好的事物值得追求。
调查中,如果加班太多,难以承受,32.8%的受访者会寻找其他工作机会,准备跳槽,23.6%的受访者会消极怠工、请假以示不满,10.2%的受访会默默忍受。
王洁今年换了部门,基本不加班了。去年曾因加班太多,有一段时间一直是濒临崩溃的状态。知道单位涨薪不太可能,她找了领导,希望减少工作量。领导说会招人跟她一起干,所以她只能硬着头皮先干着,但招的人一直没有到位,好在后来换了部门。“因为当时是毕业第一年,换工作也不太现实。但如果真是沟通无效,没有办法的话,我会考虑跳槽”。
62.7%的受访者建议学习劳动法,保护自身权益
对于现在的职场年轻人来说,如何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工作?调查显示,62.7%的受访者建议学习劳动法,保护自身权益,53.7%的受访者呼吁惩处不遵守劳动法的企业,51.1%的受访者希望企业压缩不必要的“文山会海”。
王洁的体会是,要让年轻人科学合理地工作,企业和员工都要作出努力。从企业的角度讲,要合理统筹人员安排,明确人员分工,不要超额分配工作量。她感觉,很多加班都是管理不力导致的。从员工的角度,要合理规划时间,研究如何提升工作效率,争取所有的工作都能在上班时间内完成,久而久之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在山东一家出版社工作的钱然(化名)感觉,他的工作中,开各种会、写各种报告和汇报材料,占据了相当多的时间。据他观察,这是目前很多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他建议,进一步压缩不必要的报告和会议,真正把时间用到有意义的工作中。
调查中,49.7%的受访者建议个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46.2%的受访者建议企业更合理地统筹人员分工,29.4%的受访者建议全社会加强对工作生活平衡的重视。
龙明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提高效率的方法:最好每周或每三五天有一个较详细的工作计划,合理分配工作时间。如果加班了,之后最好做一次复盘,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加班,以及怎样做能减少甚至避免加班。龙明相信,这样做一段时间,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洁言 实习生 姚奕鹏
【编辑:苏亦瑜】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