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3 新华日报
交汇点讯 记者从11月3日江苏省政府举行促进高质量就业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江苏今年以来持续减负稳岗扩就业,继续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缴费费率。同时针对南京、扬州等地突发疫情,将全省工伤保险费率从8月1日起下调20%。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降低社保费率共为企业减负102.7亿元。
江苏还对企业职业技能培训给予补贴,支持企业大规模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和交通运输等行业企业倾斜。依托电子社会保障卡,在试点基础上积极推广职业培训券,帮助培训者免垫付和实名便捷享受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帮助劳动者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今年1-9月,全省共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363.09万人次,支出培训资金达24亿元。
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关注的重点。今年以来,江苏多部门合作,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6.36万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已有4.97万人落实就业去向。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帮助22.2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其中新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7946人。扶持各类重点群体自主创业15.42万人,发放创业补贴10.96万人次、2.65亿元;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5.26万笔、88.34亿元。
据了解,全省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4.19万人,同比增长7.97%;9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7%,处于历史较低水平;9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3%,比全国低0.6个百分点。
江苏省人社厅副厅长张宏伟表示,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国内疫情零星散发,能耗“双控”、义务教育“双减”等宏观政策对就业影响不容忽视,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利润受到挤压,一些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仍然面临较多困难,部分群体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江苏将继续强化政策供给,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扎实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红芳
责编:张红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