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5 湘湘带你看社会
潇湘晨报旗下社会新闻帐号
今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突破66万人,超过九成落实毕业去向,其中重点城市吸引集聚效应明显,济南、青岛、潍坊、烟台市吸纳省内非师范类毕业生19.48万人,占留鲁就业非师范类毕业生总数的一半以上。这是新黄河记者从11月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创新高:
超八成毕业生选择留鲁
据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总量创历史新高,为此山东千方百计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稳就业、保就业的重中之重。截至9月底,超过九成应届高校毕业生落实毕业去向,毕业去向落实率和留鲁就业率实现“双升”,毕业去向落实率较去年同期高近6个百分点,居全国前列;留鲁就业率83.05%,高于前四年水平。已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中,超七成选择企业就业,企业就业比例超75%,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另外,就业方式更趋多元,2021届非师范类毕业生中,4.3万人选择自由职业,近8600人实现自主创业。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好于平均水平,2021届非师范类毕业生中困难家庭毕业生1.24万人,截至9月底1.17万人落实毕业去向,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1.5个百分点。
广就业:
省属国企计划招毕业生2.2万人
为最大限度便利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山东在全国率先全面推广使用电子报到证,累计为2021届非师范类毕业生签发电子报到证47.7万张。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一件事”打包快办,开通省级优秀毕业生信息网上查验,建立毕业生档案寄送绿色通道,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全程网办。
同时,各部门积极稳定公共部门岗位供给。推动落实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空缺岗位主要用于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事业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比例不低于70%,国有企业新增岗位招聘应届毕业生比例不低于50%。今年,省属国有企业计划招聘高校毕业生2.2万人,同比增长近30%,高校毕业生招聘占总招聘人数的63%。目前,各省属企业已完成签约1.8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5318人。
通过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统筹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公费师范生”“公费农科生”“公费医学生”“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扩大基层就业规模。今年山东省“三支一扶”计划,征集招募岗位2484个,报名人数近10万人,报录比创历史新高。
强扶持:省级大学生创孵平台最高奖500万元
在稳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山东不断完善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制度保障和服务支撑,支持在校和毕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创富。
据统计,今年以来,金融机构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4253笔、168.37亿元。其中,共为高校在校生、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88笔,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7亿元。
加强各类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发展,鼓励各类孵化器面向大学生创业者开放一定比例的免费孵化空间。着眼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针对性创业服务,认定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35家,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目前,全省各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达到190多家,每个市至少有1家省级示范平台,面向符合条件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免费开放,提供专业化孵化服务。
原标题:今年山东高校应届毕业生突破66万,超八成毕业生选择留鲁 非师范类毕业生最爱济青潍烟四地
值班主任:高原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