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1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 11 月 10 日电 11 月 10 日,腾讯控股在港交所披露了 2021 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收入 1423.68 亿元,同比增 13%;前三季度收入 4159.3 亿元,同比增 19%。第三季度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 ( 净利润 ) 395.1 亿元 ( 人民币,下同 ) ,同比增 3%;前三季度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 1298.64 亿元,同比增 29%。2021 年第三季度,腾讯控股的自由现金流为 241 亿元。
用户方面,腾讯控股披露,截至报告期末,微信及 WeChat 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 12.63 亿,同比增长 4.1%,环比微增 0.9%;QQ 的移动终端月活跃账户数为 5.74 亿,同比下降 7.1%,环比下降 2.9%;收费增值服务注册付费会员数为 2.35 亿,同比增长 10.3%,环比增长 2.6%。
从各项业务表现来看,增值服务业务方面,2021 年第三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 8% 至 752 亿元。受到《王者荣耀》《使命召唤手游》及《天涯明月刀手游》等游戏的推动,本土市场游戏收入同比增长 5% 至 336 亿元。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增长 20% 至 113 亿元,或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 28%,由于《Valorant》及《部落冲突》等游戏表现强劲。社交网络收入增长 7% 至 303 亿元,原因是视频及音乐付费会员服务的相对快速增长以及直播和游戏道具销售的温和增长所推动。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控股称,自 2021 年 9 月 1 日起,公司采取了新措施,全面落实中国的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最新规定。于 2021 年 9 月,未成年人在本土市场游戏时长的占比为 0.7%,较 2020 年 9 月的 6.4% 显著下降。于 2021 年 9 月,未成年人在本土市场游戏流水的占比为 1.1%,亦较 2020 年 9 月的 4.8% 显著下降。打击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账号的问题,例如升级了巡航系统以识别冒用账号。
网络广告业务方面,公司 2021 年第三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 5% 至 225 亿元。腾讯控股称,尽管教育、保险和游戏等行业的广告需求疲弱,但来自必需消费品及互联网服务等品类的广告主的稳健需求,以及合并易车的广告收入贡献,仍推动了广告收入的增长。在微信小程序及微信公众号的广告收入增长的推动下,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增长 7% 至 190 亿元。媒体广告收入下降 4% 至 35 亿元,主要是由于腾讯新闻应用的广告收入减少所致。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方面,公司 2021 年第三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 30% 至 433 亿元。腾讯控股称,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增长主要反映了商业支付金额的增加。企业服务收入同比增长,原因是日益加深的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及互联网行业的视频化趋势,以及合并易车的企业服务收入的贡献。
薪酬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 107348 名员工,去年同期为 77592 名。公司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止 3 个月的总酬金成本为 259.63 亿元。以此计算,2021 年第三季度腾讯控股员工平均月薪达 8.06 万元。
债务方面,2021 年 9 月 30 日,公司的债务净额为 261 亿元,而 2021 年 6 月 30 日的债务净额 210 亿元。该环比变动主要是由于并购活动的现金流出 ( 包括收购搜狗 ) ,以及腾讯及其上市附属公司回购股份的付款所致,部分被产生的自由现金流及若干上市投资公司权益的处置所得所抵销。
2021 年第三季度,公司的自由现金流为 241 亿元。此乃经营活动所得的现金流量净额人民币 409 亿元,被资本开支付款 75 亿元、媒体内容付款 80 亿元及租赁负债付款 13 亿元所抵销。
二级市场方面,截至 11 月 10 日收盘,腾讯控股收报于每股 483.6 港元,上涨 4.22%,年内跌 14.02%,现总市值 46402 亿港元。 ( 中新经纬 APP )
作者:万可义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点击查看详细>>调休,给人的感觉好累,像是活生生的把本来有的假期,勉强凑在一起。出行有一定的麻烦,到处是人挤人,高速上面也塞车,吃饭逛街都要排队,有点影响出行体验。
点击查看详细>>增加一天五一假期,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压缩形式主义环节就能实现对工作时间的补偿,多数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用提高效率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详细>>丰台仲裁委作出裁决:吴某璋向银河证券支付赔偿金16.26万元,驳回银河证券的其他仲裁请求。
点击查看详细>>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稳就业、保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点击查看详细>>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35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0家和25家,累计分别达到891家和531家;
点击查看详细>>